校园评论:共享单车不能脱离“文明轨道”

01.06.2017  20:54

    从“小黄车”诞生之日起,共享单车的热度屡增不减。

  前不久,校团委、校学生会、校青年志愿者总队联合向全校发出了《关于校园共享单车有关问题的倡议书》,积极倡导校园内的“共享文明”。但是,校内共享单车依然不“共享”、不“文明”。举几个例子,仍然有同学给单车加上自己的锁,甚至有的干脆将单车上的二维码破坏,“巧取豪夺”地私占共享单车,“共享”秒变“私享”。还有的可能是行业竞争的原因,为了“抢饭碗”,那就干脆给同行下狠手,拆零件,让你没法上路。最严重的现象是不少共享单车使用完后“被”顺手一“扔”,管它占不占道,自己方便潇洒便好……总之,一句话,可怜的共享单车,纵使三头六臂,依然命运多舛。

  共享单车的好处已无需赘言,颜色醒目的共享单车,本是现代城市一道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线,然而现实情况是的确做到了“引人注目”,却并不那么“靓丽”。学校的围墙内是校园,墙外是大街,同样停放着共享单车,大街上共享单车被摆放的整整齐齐,而校内却停放的横七竖八,甚至有的“开”进了绿化带。高校是育人之地,应该是学养深厚之地,出现这种现象实在让人汗颜,化用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说,大学就像一个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真会玩”。

  从我们一般人看来,私自改装或侵占共享单车,是自身道德文明问题。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这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不爱护共享单车的,可以道德教化;将单车据为己有的,警察叔叔就该及时出手了。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应当被放在合理的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共享单车资源的合理调配,更有利于交通环境和安全的治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共享单车要想跑得更远,就必须树立一定的规则意识,单车要共享,文明更要“共享”。当然,这就像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一样,道德层面的倡议和指责,有时可能不如曝光平台和黑名单来的更有效。针校园对共享单车的不文明现象,学校相关部门已经划定了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在必要的地方树立了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引导牌,力图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与管理。同时,学校将充分运用“天眼”系统,加强对学校内蓄意破坏共享单车、私自隐藏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现象的监控与监管力度;同时将着手建立不良共享单车使用者“黑名单”,将学校内随意停放、蓄意破坏共享单车的使用者登记在案,不定时曝光。希望这些措施,可以拯救共享单车总被“风吹雨打”的命运。

  一定程度上,共享单车是一面折射大学生素质的镜子,也是考察一座大学校园文明的风向标。共享单车不能脱离“文明轨道”,大学生也同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