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评论】人人皆可为一流
【核心观点】学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绝不仅仅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个学院、一个学科的事情。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不能等到完全具备了一流的资源保障才来谈如何干出一流事业的问题。要干出一流的事业,关键是要有一流的意识和一流的付出。一流并非遥不可及。每一个平庸的根源,大多都是空守才华一曝十寒的懒散,亦或身陷喧嚣浅尝辄止的浮躁。每一个一流的背后,一定是“会当凌绝顶”的高远,以及“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只要你愿意为一流贡献智慧和力量,只要你确立有一流的目标,只要你专注你所从事的领域,哪怕你现在仍然青涩,你若能心无二用地探索十年,你一定能在圈内初出茅庐;你若能专心致志地奋斗十五年,你一定能做到国内知名;你若能心无旁骛深耕二十年,你一定能做到国际国内一流。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校师生、广大校友都为之欢欣鼓舞、倍感自豪。可怎样建成世界一流学科、怎样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一流,已经成为十分紧迫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这一代西南石大人,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好担当,就是要紧紧把握住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切实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能源大学建设。这特别需要每一名西南石大人都积极践行一流的标准,勇敢担当,砥砺奋进。学校事业的发展迫切希望每一名西南石大人都能做出一流的贡献。每一名西南石大人都可以做出一流的贡献。
学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绝不仅仅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个学院、一个学科的事情。或许有人会想,我们所在的学科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相关度不高,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我们帮不上忙;还有人想,我们只负责管理和服务,与一流学科建设相关性不强;更有人会认为,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也是一流学科的荣耀,与我们的关系不大……这些都是错误认识。带动学校整体一流,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有之义;只有学校整体朝着一流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前,学校党委和行政提出的建设高水平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的奋斗目标,就是学校整体一流的阶段化愿景。我们要整体一流,当然首先要强势建设好石油与天然气学科世界一流,同时,还必须要统筹协调各学科各层面力量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从事一流的科学研究、实施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一流的国际合作交流。所有这些“一流”,都需要集合学校千千万万师生员工一流的作为来支撑。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不能等到完全具备了一流的资源保障才来谈如何干出一流事业的问题。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能源大学建设,我们必须先干起来,要在干中获取一流的资源保障。当年,同是11月1日建校的西南联大,广大师生衣难蔽体、食难果腹,却创造了全国所有高校至今无法企及的辉煌。遥想我们的前辈,偏居南充,条件艰苦,但早在1983年,他们就提出了“力争一流”的口号,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先后建成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学校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如果要等到有了一流的资源保障后才来谈一流的作为,我们将永远得不到更好的资源。当前,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能源大学,要习惯在拮据的办学条件下砥砺前行。我们坚信,随着我们前行的量变到质变,我们的资源保障也一定会随之改观。我们一定要以一流的作为来争取更好的资源保障,在更好的资源保障基础上更好地开创一流的事业。
要干出一流的事业,关键是要有一流的意识和一流的付出。一流并非遥不可及。每一个平庸的根源,大多都是空守才华一曝十寒的懒散,亦或身陷喧嚣浅尝辄止的浮躁。每一个一流的背后,一定是“会当凌绝顶”的高远,以及“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面对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能源大学建设的重任,我们不用怀疑自己稚嫩的肩膀能否担得起、撑得住。每一个西南石大人,只要你愿意为一流贡献智慧和力量,只要你确立有一流的目标,只要你专注你所从事的领域,哪怕你现在仍然青涩,你若能心无二用地探索十年,你一定能在圈内初出茅庐;你若能专心致志地奋斗十五年,你一定能做到国内知名;你若能心无旁骛深耕二十年,你一定能做到国际国内一流。总体上,我们每一个西南石大人都具有这样的禀赋,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吃苦、去付出。
人人皆可为一流,所要倡导的绝不是让大家都去轰轰烈烈干大事,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把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实、做细、做出高水平。建设双一流,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扑下身子、撸起袖子,从一点一滴做起,讲好一堂课,写好一篇文章,做好一次服务……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坚实的台阶,一步一个深刻的脚印,聚细流终以成江河,积跬步必将至千里。我们坚信,只要每一个西南石大人都能践行一流标准,都敢于担当,奋力拼搏,在自己的岗位上扎扎实实,精益求精,美好的西南石大梦定能实现!
学校发展新的征程道阻且长,我们每个西南石大人都肩负着沉甸甸的担子。但只要我们都敢于立大志、吃大苦、耐大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出一流的作为,都能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能源大学贡献出一流的智慧和力量。(本报评论员 原文刊登于校报第631期)
来源:宣传部 | 审 核:李阳 | 编 辑: | 李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