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评论:为青春添一抹亮色
时常感慨,我们生在最美好的年代,也恰逢自己最美好的年纪。作为二十出头的大学生,我们还不必开始为生计而奔波,可以安闲地在图书馆里坐上一整天,可以尽情汲取知识,而身边,还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青的我们,可以自由地为青春着色。
在还未被定性的人生里,我们需要有所仰望。昨天刚刚读完了《史记·孔子世家》,鲁国大夫孟厘子病危时嘱咐他的儿子,孔子虽年纪轻轻却谙熟礼仪制度,我死之后,你要去向他学习。以“好礼”而闻名的孔子,那个时候只有十七岁。九十六年前,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却被断然拒绝,并签订了屈辱的“巴黎合约”。于是,北京的一批青年学生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而振臂疾呼,呐喊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时代强音。勇敢背负起国家前途命运的学生们,那个时候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大。
在和平的年代里,高远的理想渐渐渺远,青春的躁动和迷茫被放大了。充斥着电视和电影银屏的节目,时常以“挥霍青春”为标榜,叛逆、打架、堕胎……一系列脱离正轨的“青春人生”却似乎更容易受到多数青年学生的追逐与热捧。有人戏谑,“现在的青春电影,似乎没有堕胎的剧情就拍不下去。”我们的青春是否有价值,难道应该以这样的剧情为衡量标准吗?
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此刻的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是,我们要如何过好当下,如何让这一生过得有意义。大学生经常处在一个很矛盾的状态,那就是一边追忆高考前的自己一边挥霍着眼前的时间。进入大学,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却似乎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安逸的生活容易催生怠惰,我们需要的是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让自己重燃斗志。我们身边其实并不缺少榜样。我到自习室去看书,晚到了一会儿就会发现空位已所剩无几,钢笔在纸上快速滑动的沙沙声似乎把我带回了高中的岁月。清晨的操场,有人在读英语;晚上的图书馆,也有人坚持学习到闭馆的前一秒。在校园里,我们会看到有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会看到有同学被保送研究生,会看到优秀的学长学姐已经在不错的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他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都要归功于有清晰的目标和不懈的坚持。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同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效仿谁,而是要制定一个自己的目标,认真地去完成,让下一阶段的自己会为大学时代的自己而感到骄傲。
诚然,我们还未真正走上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是促进这个社会发展的很重要的力量,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4月底,云南大学一位大三的学生高海涛乘火车外出游玩,列车上有人突发疾病呕吐抽搐,高海涛在学校学过基本的急救知识,便及时地伸出了援手。没想到的是,当高海涛帮助病人联系家属时却被当成了骗子,甚至遭到了辱骂。这件事情令人唏嘘扼腕,我们固然能够在高海涛这名大三学生的身上感受到助人的暖流,但我们更加要悲叹的是我们的社会对信任的缺失。有人说,看“90后”现在的样子,就能得知我们的社会将来的样子。我们无需对现在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做过多批判,我们要做的是成为一股暖流,温暖身边的人,再去温暖更多的人。行动,比语言更加有力。我们的社会,终究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因为我们这一刻的改变和努力。
作为青年,我们要对自己和对这个社会更加负责,为青春添一抹亮色,从这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