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我校与以色列海法大学交换生项目
2015年1月17日至23日,成都媒体团走进以色列海法市、丹麦霍森斯市,探访成都的国际“姐妹花”。以媒体为“媒”,让成都与国际友城牵手。2016年2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成都故事”专版以《以媒为媒,让成都牵手国际友城》大篇幅报道了本次成都媒体团,报道还介绍了通过成都大学与海法大学交换生的项目,现于海法大学生物进化研究所攻读分子生物学硕士的林静婷同学。正是得益于成都的“朋友圈”的扩大,她从成都出发,人生轨迹在踏上这座友谊之桥就此改变。
成都友好城市分布
原文如下:
当成都进入深夜之时,以色列的海法依然可以领略落日余晖的风光;当成都在冬日里享受着近十个小时的白昼之时,丹麦的霍森斯却每天经历着颇为漫长的黑夜。
一座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拥有蓝色的地中海与蜿蜒的迦密山脉;一座是充满灵感和创意的精致小城,在这里休闲与艺术同步,工业建筑和艺术同行。看似两个与成都毫不相关的地方,却都在2013年与成都结好,并成为与成都交流最为活跃的国际友好城市之一。
2015年1月17日至23日,成都媒体团走进以色列海法市、丹麦霍森斯市,探访成都的国际“姐妹花”。以媒体为“媒”,让成都与国际友城牵手。
① 交流,一直在进行
刚考入成都大学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林静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到以色列的海法学习。3年前,成都市与海法市结好。用鼠标点开突然出现在成都大学官网上关于成都大学与海法大学交换生的项目消息,林静婷的生活轨迹开始改变。
“如果不是成都大学和海法大学之间的交换生项目,我根本想象不到自己能到以色列的大学读书。”站在迦密山山顶的海法大学校园里,林静婷在家乡媒体的镜头前笑靥如花。交换生的课程结束之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林静婷进入海法大学生物进化研究所,师从研究所所长Tzion Fahima,攻读海法大学“王牌”专业之一的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
从交换生到在读硕士,林静婷也在不断见证着成都与海法之间的密切交流。成都大学与海法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各自学校的老师到对方去参访讲学,甚至成都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吸引着以色列年轻人的参与。
“海法市政府十分看重和友城的交往,与成都结好后,两市在文化、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合作成果正逐步体现。”采访中,海法市第一副市长Hedva Almog扬起手中那叠厚厚的材料冲大家开了个玩笑:海法与成都的各种交往似乎每一天、甚至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尽管自己的公务很多,她仍然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来介绍海法、耐心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表达了对来自姐妹城市的媒体们足够的尊重。
“我们希望能继续深化霍森斯市与成都市之间的友谊,拓展双方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等更广阔领域的合作空间。”在VIA大学,来自成都的媒体集体专访了丹麦霍森斯市副市长Tom Heron。
交流中,Tom Heron特别提到希望将丹麦在幼儿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理念,融入与成都合作的幼儿园和小学。这一点将很快得以实现。去年8月,由丹麦建筑师事务所参与前期设计的成都霍森斯小学、幼儿园合作项目启动。去年11月,由霍森斯市4所建筑师事务所组成的设计团队已完成了项目的概念设计图,目前正由成都的建筑设计院结合成都实际进行施工设计完善,预计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
“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就像小星星,他们在玩耍、学习的过程中将逐渐成长为聪明、富有创造力的明星。”霍森斯设计方之一、RUM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主管Karin Elbek告诉记者,他们将极具特色的丹麦元素和丹麦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建筑中。
“整个建筑以白色为主色调,通过大量使用玻璃来加强采光,也体现出浓郁的北欧风情。成都霍森斯小学、幼儿园分割出的多个小型活动场所,体现了丹麦教育提倡的多元发展,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② 合作,前景很广阔
“几十年来丹麦全部的饮用水都来自地下水,不仅如此,因为有清洁和丰富的地下水源,所以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用的地下水。”在交流过程中,Tom Heron进一步介绍说,霍森斯因为生活生产都依赖地下水源,所以丹麦非常重视土壤和地下水源不受到污染,应用处理地下水的技术也十分先进。
“因此,我们希望在节能环保领域能继续与成都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强两市政府、教育科研部门以及企业等多层次对话,共同寻找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合作项目,将一些在丹麦已经非常适用、在中国有可能适用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
对于双方的合作,霍森斯感受到了广阔的前景,许多领域都值得开发。比如旅游业,近年来霍森斯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成都也是一个以旅游闻名的城市,双方有许多经验可以交流共享;而在养老方面,过去几年中,成都已经和VIA大学在养老领域开展了人员互访、学术研讨等交流合作。VIA大学国际项目负责人Rikke Hjuler Mikkelsen表示,未来她希望能将丹麦的养老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养老服务,我们希望能率先在成都试点并全面推开。
类似的看法在海法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根据海法市政府的计划,进一步推进友好城市政府间合作,以及双方进一步加深在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时间表。”在Hedva Almog看来,两市未来会有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而且必将实现“双赢”。
她认为,在两市政府之间,可以通过不断地互访和相互学习来增进友谊。不久前,就有一个成都代表团来海法参观考察了海法市应急处理中心。“在高科技领域,两市企业、科技园区也可以不断加强了解合作。有很多外国企业把研发中心设在以色列,海法市政府下设的海法经济公司也拥有企业孵化器,可以孵化创新创业企业。希望成都的公司能从中发现机会,来到海法。”
另外,Hedva Almog也提到,和以色列其他城市相比,海法有丰富教育资源,以色列理工大学、海法大学有人文、科技、工程等多领域的深入研究,两市的学校或研究机构可以进行深入对接;作为各自国家重要的旅游城市,两市在旅游方面的合作也有希望继续拓展。
③ 开放,脚步从未停
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起点、北丝绸之路重要的客货源地,是成都从不缺乏开放基因的最好例证;伴随着深入实施的“全域开放”战略,越来越大的国际“朋友圈”,是成都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有明显提升的最好证明。
除了海法与霍森斯,成都先后与29个国际城市正式结为友城、与40个国际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美国、德国、韩国、泰国、印度、波兰……伴随“全域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已有15个国家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
这些年,成都的国际“财富圈”不断拓展。截至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268家已经落户成都,其中境外企业196家;而落户在成都的外资企业则有6650多家,它们来自五大洲,尤其以美国、新加坡、日本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为主。英特尔、德州仪器、西门子……这些世界顶级品牌,在不约而同地加大对成都的投入。仅去年,成都市利用外资就达到了100亿美元。
如今,成都成为北上广之后中国第四个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如果持有有效的第三国签证和联程机票,来自51个国家的乘客能够在此停留三天。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成都越来越受到国际游客的关注。据万事达发布的年度旅行研究“全球目的地指数”统计,在全球十大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城市评选中,成都位列第二。
同时,互联互通也让成都多了些与世界对接的机会。2015年,成都双流机场客流量突破4200万人次,成为全国第四大机场。当前,成都机场的国际(地区)通航城市达71个,国际(地区)航线85条,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航线41条,航线网络已覆盖全球五大洲。新的天府国际机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而在铁路运输方面,“蓉欧快铁”班列仅需10天就可以从成都到达波兰罗兹,让成都成为欧亚大陆之间的物流枢纽。
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第16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第11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对于世界来说,成都的引力越来越强、成都的魅力越来越深。
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面对“十三五”的规划蓝图,成都已迈开大步向前行。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周小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