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建项目执行绿色标准 中心城区住宅全部地下停车

18.06.2014  10:45

制图 王珏菲

  关注市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

   绿色建筑

   哪儿不同

  对环境会更加有利,更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更好,日照采光更佳,建筑的运行耗能会降低40%~60%(具体细节见图)。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建委编制完成的《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和《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要点》近日发布实施,两份文件将用于成都市域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技术审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成都第一个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标准,将有效引导设计人员融入绿色、低碳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从这两份文件中,可一窥将来的绿色生活。

   泊车 优先采用地下和立体方式

  技术导则包含场地及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景观环境、室内装修等八方面设计的内容。规定在场地及总平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原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优化建筑布局。在场地内交通系统规划中,应满足节约用地的要求,要合理确定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并优先采用地下停车和立体停车方式。

  应控制机动车室外停车数量比例,住宅室外地面停车数量占总停车量的比例,不宜超过10%。中心城区居住建筑停车位应全部采用地下停车位。自行车停车距建筑出入口的距离,不宜超过1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