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首次查获古柯类毒品可卡因和软性毒品恰特草

17.01.2015  01:48

成都口岸缉毒形势呈现三大新特征

    新华网四川频道1月16日电(本网记者 杨迪 王迪)成都海关2014年立案侦查走私毒品案12起,查获毒品总重70.12公斤,关区口岸缉毒呈现出毒品种类更加多样、人身夹藏带毒比重明显增加、毒品来源地和带毒人群发生变化等三大新特征。

    记者从成都海关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成都口岸2014年缉毒成效明显,查获毒品的种类更为多样,除查获海洛因近14.57公斤外,还首次查获了可卡因5.90公斤、恰特草49.65公斤。

    记者了解到,恰特草产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区,卫矛科巧茶属,学名Catha edulis,又名巧茶、阿拉伯茶(Arabian tea)、东非罂粟等,是一种软性毒品,相比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恰特草其价格便宜,外形更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者青菜。

    而原产于南美洲的古柯类毒品可卡因也首度在成都口岸被查获,犯罪嫌疑人籍贯均为哥伦比亚。此前成都海关未曾查发过涉及该国的毒品走私犯罪。

    成都海关分析2014年的12起走私毒品案发现,机场海关旅检渠道仍是毒品走私的重点通道,其中9起为人身或行李夹藏,除恰特草因本身植株形态特性决定系行李箱夹藏外,其余8起中至少有6起系犯罪嫌疑人通过捆绑在腿部或腰间、在鞋子底部夹藏、特制背带裤内装等方式人身夹藏携带毒品入境。

    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副关长倪藻表示,前些年带毒人群多数采用行李夹藏,与人身夹藏相比,尽管单次走私毒品数量相差不大,但人身夹藏携带和行动更为方便且没有X光机检查风险,导致这一方式比重明显增加。

    同时,成都口岸查获的走私毒品重点来源地从前两年的东南亚地区转移到了南亚地区,12起案件中有8起为由南亚地区入境航班查获,或犯罪嫌疑人国籍为南亚国家,占全部立案数的66.67%;带毒人群由中国籍女性居多变为外国籍男性为主。全年查获的走私毒品案中共对1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均为外国籍男性,比例高达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