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果露酒 白酒企业寻找个性化发展之路

12.11.2013  12:54

□本报记者 张静

在本轮行业调整中,白酒企业何去何从?这是所有企业家都在思索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到广泛认可的道路为发力腰部和小酒市场。今年武汉秋季糖酒会期间,果露酒这个另类品类逐渐出现在了酒商的视野中。这样的酒会有市场吗?它能够在行业面临调整期时带来新的机会吗?

五粮液出手引发业界关注

9月中旬,五粮液公开表示,公司目前已经推出针对年轻人的果露酒,包括亚洲干红葡萄酒、青梅果酒、青梅实酒、冰珀43、仙林梅子酒等产品,售价每瓶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随后,有经销商告诉记者,五粮液的招商人员加大了对意欲进入果露酒市场的经销商的游说力度。

据了解,五粮液布局果露酒市场,并非今年才开始。2004年至2008年间,五粮液即开始研制和推出果露酒。但是,到2013年前,发展并不理想,只在局部市场曾经掀起过一阵风潮。在集团公司多年的坚持下,五粮液已经突破了果露酒生产的最大技术壁垒,采用先进的中央控温低温发酵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水果的有效营养成分,经复合发酵、低温酿造,能够在保持五粮浓香的基础上,拥有水果的不同口感。

据宜宾国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廖勇介绍,五粮液之所以坚定走开发果露酒的道路,源于其一直认为未来的白酒市场会更加注重健康化、时尚化、个性化,而果露酒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廖勇认为,目前国际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果露酒就是葡萄酒,日本的梅子酒也拥有众多的喜爱者,这一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新形势下的果露酒机会

果露酒的未来前景似乎一直被看好,但是,市场却一直不如意。经销商陈明庆告诉记者,前几年,白酒市场一片繁荣,所有白酒企业以及经销商关注的重点都是销售高利润、高价格的高端白酒产品,对果露酒这类消费群体还未形成、利润不高的品类问津者甚少。

在行业变局的大背景下,今年,五粮液再战果露酒市场意图明显。廖勇告诉记者,今年果露酒的招商工作较为顺利,仅上市1个月的仙林梅子酒就在6个省招商成功。虽然看似果露酒在此次调整中将迎来机会,然而,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要想做成大品类产品,果露酒的道路依然很漫长。首先,果露酒要与传统的泡酒竞争相区隔。一方面,中国极大的泡酒市场,给予了果露酒未来市场极大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普遍每50克3元的泡酒与目前50克7元的果露酒之间势必存在竞争;其次,果露酒必须找准最适合的销售、饮用渠道。葡萄酒作为最成功的果露酒,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饮用文化,而青梅酒、猕猴桃酒等等这些类型的果露酒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去向目标消费群体灌输呢?

从目前市场上的果露酒销售渠道来看,基本上是餐饮、商超甚至夜场的全渠道覆盖。没有自己独特文化内涵的品类很难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此,一直致力于研究果露酒的廖勇也坦言,葡萄酒进入中国,向中国消费者灌输葡萄酒文化,用了20年的时间。果露酒要想形成、传播自己的文化,以获得消费者习惯性的消费,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