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绥:养老金改革应实行“渐进式”
新京报讯 (记者林其玲)昨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一项论坛上表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退休政策存在倒挂现象。在养老金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渐进式方案,引导劳动者自行选择退休年龄。
政府变革慢致养老金难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杨燕绥认为,何时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是个人行为,并不应由政府规定。政府要决定的是劳动者何时领取全额养老金,用政策引导人们多工作,改善自己的老年生活。
清华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城市职工退休年龄普遍早于法定退休年龄。杨燕绥认为,目前中国的政策是倒挂的,都是在鼓励劳动者提前退休。虽然这些政策是历史形成的,但中国政策变革更新太慢,存在“政府失灵”现象。
“正确的老龄社会文化应该是‘终生自立’。”杨燕绥认为,目前我国养老金面临的大问题是赡养负担增长得非常快,让年轻人多交费去提高养老金待遇基本不可能,政府只能调结构,完善国民基础养老金,同时建立个人养老储蓄账户。当老龄人口进一步增加时,政府应适当降低国民基础养老金,提高个人养老储蓄收益和服务质量。
养老金改革应实行“渐进式”
对于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具体执行方案,杨燕绥提出激进和渐进两种方案。激进方案是直接延迟退休年龄,而渐进方案是允许劳动者按照旧的退休年龄退休,但只能领到部分养老金,此后逐年递增,由政府设置一个时间差,工作越久,拿到的养老金越高。也就是在激进方案之间打出一个阶梯。
在2016-2030年,可通过激进式(延退)和渐进式(减额)方案,到2031年实现男女65岁,累计缴费15年,领取全额基本养老金的政府目标。在这个期间,政府应负担起“偿还旧账,规划未来,谨慎承诺”的责任。
杨燕绥表示,政府需要解决好配套措施,建立工资和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纠正倒挂现象,工资增长率要高于养老金增长率,既可促进延迟领养老金,又可改善养老保险基金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