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生:节约国土资源 保护生态空间

11.04.2014  12:16

 

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的“十二五”地球日总主题,确定今年地球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并决定从4月20日到4月26日开展为期一周的地球日宣传活动。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繁衍生息的共同家园。通过不断开发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从远古的蛮荒时代走到了现在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需求旺盛与供给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列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全省在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资源紧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依然并存,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全面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有限的国土资源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美丽国土”工程为抓手积极服务保障四川“三大发展战略”促进“两个跨越”。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要以地球日宣传周为契机,加大节约资源的宣传力度。一要大力宣传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增强危机意识,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理念。在过去的100年里,由于人类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地球上将近三分之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已经消耗殆尽,如果再不采取补救措施,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影响,因此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要大力宣传推广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掌握利用先进技术,借鉴成功经验,全面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要丰富宣传形式,充实宣传内容,形成宣传合力,大力营造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宣传声势和浓厚舆论氛围,使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要以“美丽国土”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充分发挥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推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带、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镇集中,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益。二要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通过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政策鼓励等多种措施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以及提高大宗矿产资源“三率”、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等措施,提高土地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严格准入、弹性出让、二次开发、低效退出等政策以及履约保证金、节约奖励基金、用地诚信管理等制度,推动资源集约利用措施有效落实。三要全面改善和修复国土生态系统,按照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矿山复绿”行动等措施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四要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资源法规政策体系,完善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以完善的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国土资源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潜能巨大,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工作,组织各部门协同联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空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杜绝粗放浪费,厉行节约集约,让国土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高效的利用,我们的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更加美丽!

 

(此文是杨冬生厅长为第四十五个世界地球日所著文章)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