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迎来自选时代:从“一次大考”到“三年可考” 

17.12.2014  14:08

  “14门都考”、“不分文理”、“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录取参考”……这是教育部12月16日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涉及的内容。

  这两个意见是今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着重解决的是新高考之后,考生将如何考、学校如何评的问题。

  上海、浙江已于今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17年整体实施。

   从“一次大考”到“三年可考

  就如何考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为了避免学生偏科,高中课程方案中所设定的所有14门科目均列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5科可以由省里制定统一要求,具体组织方式可以更加多样。

  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学生可以选考3科计入自己的高考总成绩中。也就是说,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考生除了语数外3科参加统一高考外,还要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特点选考3门。“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可能。”郑富芝说。

  之前上海实施高考“3+1”模式,即除了语数外3科之外,理科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科,文科考生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一科。改革之后,上海将实施“3+3”模式,考生除语数外3科外,可以依照所报高校的专业需求及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选考3科。

  从“3+1”变成“3+3”,这样的设计让人担心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应该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浙江省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解释说,语、数、外考试仍然要参加统一的高考,这是没有变化的。对于另外的3科,浙江的试点情况是,高中3年每年都会给学生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而且每次会包括所有需要考察的科目。也就是说,另外3科的考试压力会被分散到考生高中学习的3年中。同时,如果学生一次没有考好,还会给他们提供再考一次的机会。

  但记者采访到的一些学生家长表示,如果改革改的只是考试方式,录取方式不改革,高考的竞争压力就难以改变,在这种竞争压力下,考生只能考得越好才越有竞争优势,因此,虽然考试分散了,“可是,以前可能只有高三紧张,现在可能年年都紧张。”一位家长担心地说。

   从“标配”到“自选

  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本次改革计入高考总分的3科选考科目成绩以A、B、C、D、E5个等级计分,其他科目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这样可以淡化学校、老师和学生分分计较的现象。”教育部相关人士说,各地还要给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提供第二次考试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换选考科目的机会。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也将从“标配”时代进入了一定意义上的“自选”时代,“这意味着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将迎来彻底的变革。”刘宝剑说,分层教学、走班制等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推广开来。

  因为实现了文理兼修、文理兼考,有利于把文理不分科落到实处。“六选三”把学生从“费尽心思地‘取长补短’转向专心致志地‘扬长避短’,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重心不再是如何补救自己的薄弱学科,而是如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兴趣学科。”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校长周彬说。

  不过,不少人对此提出了质疑:文科和理科可比吗?物理的“A”与化学的“A”能一样吗?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方式会造成不公平。“‘有教无类’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公平,同时,‘因材施教’也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这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刘宝剑说。

   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录取参考

  对于已经实施多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教育部也作出了新的规范,并首次提出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参考,使学校选拔人才不仅关注冷冰冰的分数,同时也要关注活生生的人。

  其实,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在很多地方实施多年。但由于其在升学中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没有发挥太大的引导作用。这轮高考改革首次明确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录取体系,成为高考录取的一项参考指标。据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要求记录必须真实,并进行公示。

  把过程性评价与高校招生结合起来,无疑是具有突破性的。

  上海的一位中学校长认为,这项政策在最初实施时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它可能会更多地应用于自主招生中,而且是那些通过了第一轮筛选、进入面试环节的考生才可能会调用他们的综合素质评价。

  “但是,这项政策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上海市曹杨二中校长王洋说。它一方面引导着中学在培养学生时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引导着高校更加明确自己人才培养的标准。

  多年来,由于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比较单一:用统一的分数线评价人才,这使得高校在选才时更像是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而不是面对活生生的人。“高校选拔人才的能力似乎已经退化了。”有人这样说。而改革正希望达到这样的目的:高校多元选择,中学教育也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本报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