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优”外“环” 2条生态环让成都呼吸更顺畅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唐泽文)4月16日,在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的办公室里,中心主任谷阳正在与高级工程师张诗军商量“原味生态水治理”技术的推广。这种目前已经在上海和南京使用了8年的技术,将为成都湿地的水质带来质的提升。
按照生态湿地的规划,成都正在完善环城生态区与府南河流域湿地生态环相结合的“生态双环”。“双环形成,不仅仅是让市民在周末多了些去处。”张诗军看来,这将为成都立起两道生态屏障,会像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样,长久地为成都市发挥生态功能。
天府湿地的两条生态环
人民公园、望江公园、东湖公园……这些环绕在成都中心城区河流周边的公园,形成了成都市湿地生态内环。作为成都城市内部的绿肺,污水在此清洁,动物在此栖息。它们将雨水调节到地下,改善小范围的气候,提供新鲜的空气。
对于这条生态环,今年成都市将有更多的保护措施。
按照成都市刚刚出台的水系湿地绿地系统规划,府河、南河、沙河、西郊河、摸底河、浣花溪、东风渠,这七条流经中心城区的支流水系,将采取“绝对生态控制区”和“建设控制区”两级保护的措施:在绝对生态控制区,主要布置园林绿化,除道路、桥梁、园林建筑小品之外,不进行其他性质的建设;在建设控制区,需对各类建设活动进行严格审批,对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密度等给予控制。“通过这些手段来控制水流的走向、格局、水质、生态环境”,成都市林业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成都市绕城高速的周边,一条130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也在形成。
2012年,成都启动打造环城生态区:依托成都现有水系,规划建设锦城湖、江安湖等6个湖泊;围绕“六湖”周边及成华区龙潭片区、锦江区三圣片区布局8片集中水生作物区的“八湿地”——将成都中心城区环抱在一片绿色之中。
如今,锦城湖和白鹭湾湿地已经对外开放,并成为了成都市民休憩的热点地区,其他点位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为海绵城市奠定生态本底
这样建设的背后,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从资源禀赋来看,成都是一座缺水城市。成都的中心城区,始终受困于水面和湿地总体比较少。”谷阳介绍,虽位于岷江上游,但地面坡降很大,导致成都枯水期不能蓄水、丰水期不能滞洪。
“六湖八湿地”的打造,旨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活水流入湿地湖泊,净化之后汇入河道,水质得到改善。据测算,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建成后,将使中心城区的水面比例从1.8%提升到6%,公共绿地比例从6.8%提高到27.2%,生态效益明显。
不仅如此,内外两条生态环的配合,还将为整个成都“海绵城市”的建设,打下硬件基础。‘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张诗军介绍,建设海绵城市,就是使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而成都市“生态双环”的建设,显然为海绵体的数量和质量,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另外,生态双环形成之后,还将具有生态保护、现代服务业与居住、文化景观、基础设施承载、城市应急避难等多项功能。为成都市民的城市生活提供更为完善的配套。
品质、个性一个都不能少
在已建成的白鹭湾生态湿地一期,包括伞草、美人蕉、芦苇在内的大片植物生长在水中。据谷阳介绍,这些水生植物能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完成杂草拦截、泥沙沉淀、硝化反硝化生物反应等任务,并对氨氮、总氮、决磷等成分进行降解,使水质从劣五类水净化为三类水质,“也就是从生活污水达到景观用水,发挥净化水源的作用。”
而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正在思考的,则是进一步提升湿地的自我净化能力。“原味生态水治理”,就是谷阳和张诗军打算使用的方法。
“这可以看成是‘水生植物净化’法的加强版。”通过打造湿地合理的水生生物链,水中富裕的营养物质将被藻类吃掉,藻类被虑食性鱼类和软体动物吃掉,而鱼类的粪便则由水中的微生物消灭,微生物分解的营养物质再次被水生植物和藻类吸收。“通过生物链的控制,让水中的作物和水质得到净化和平衡,水质将能达到二类标准。”张诗军说。
此前,这种方法已经在成都市百花潭公园试点应用了一年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的湿地进行推广。
“白鹭湾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周末最常去的地方,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骑游跑步,这样的地方希望越多越好。”市民李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