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建委主任:3年投100亿元整治304条城中村

06.05.2014  11:36

广州城中村将迎来一次大整治,预计花3年时间,投入100亿元左右,对全市304条城中村进行安全隐患整治,明显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预防和遏制城中村重大安全事故。昨日的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下简称《行动计划》),3年后城中村人居环境将明显改善,重大安全事故也将得到预防和遏制。

下半年33条村开始试点

行动计划》包含六大整治任务,包括消防整治、管线整治、燃气改造、给排水改造、垃圾分类和网格化管理,强调“以区为主、以治为主、以点为主”,有序推进整治工作。

市建委主任侯永铨透露,3年改造主要分四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今年上半年)重点做好方案制定、调研摸查和政策研究工作;2.试点阶段(今年下半年)重点做好全市约30条城中村的试点工作。3.攻坚阶段(2015年),要完成半数以上的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工作。4.收尾阶段(2016年),完成剩余城中村整治,组织检查和整改。

侯永铨说:“基本上是按照每个区三个试点,11个区加起来就是33条村,先开始试点。

据悉,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区政府参照市一级组织架构,成立区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领导小组。

焦点1:与改造有何区别?

此前,广州已经制定过138条城中村的改造方案,其中52条进行全面改造。那么,本次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与城中村改造如何区别?对此,侯永铨表示,两者并不矛盾,“如果不是进行全面改造的村,我们就按照整治的要求,从六个方面进行整治。全面改造的村,我们就先用应急的方式,将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进行整治。

焦点2:百亿资金从哪儿来?

304条城中村整治涉及多少资金?侯永铨说:“平均下来一条村通过这样的整治改造,如果需要2000万到3000万元的话,全部加起来接近100个亿,因为各个村要制订具体的整治方案,所以这个数字还不太准确。

整治将按照“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村社出一点”的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动员和引导经营单位和受益者承担一部分费用。财政资金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监管,非财政资金由出资单位参照现有资金管理办法监管。

侯永铨透露,像公共市政设施的改造应作为城市化的组成部分,由市、区两级出资。企业出一点,即由运营的企业如水、电、通讯、煤气等,通过安装这些管道等提供有偿的服务,这部分由企业进行出资。而个人出一点,比如说水表户的安装、电路进入个人房间,或者是村的集体物业,这部分的改造就由个人或者是村社出一点。

城中村居民近600万

外来人口共约500万

面积相当整个新加坡

广州城中村不仅数量多,而且面积大、居住人口也很多。

据了解,全市共有304条城中村,村民户数约34.89万户,共98.25万村民,外来人口共约500万人,村域面积共716平方公里,这样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

城中村安全隐患突出

住改仓”不下几万个

侯永铨表示,目前城中村存在大量的“住改仓”、“三小”和“三合一”场所,安全隐患突出,而消防站和消火栓等设施数量较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住改仓”的数量,侯永铨表示:“初步的摸查数字不是很准确,因为在不断地变化,大概不少于几万个。具体的数字,各个村在整治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统计和摸查,大致的情况就是如此。”(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府信、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