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经营草堂佚事

22.12.2017  07:37

  少陵碑亭王飞摄

  杜甫像王飞摄

  □周啸天

  中国向有诗国之称,而历代诗歌,莫盛于唐。人们在谈到唐诗时,言必称“李杜”。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号称“诗圣”。在儒学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诗圣这个称号,更有一种正宗的、集大成的意味。而人们在提到诗圣杜甫时,往往会连带提到一个地方,这就是成都草堂,中国人心目中的诗歌圣地。正如清人徐增诗云:

  诗史春秋笔,大名垂草堂。公元759年底,在“安史之乱”的战火声中,杜甫带着全家经过艰苦跋涉,漂泊到了成都。这一年在杜甫一生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是杜甫的本命年(48岁),也是杜甫一生中最为颠沛流离的一年。且看他自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发同谷县》)这一年,又是杜甫创作成绩辉煌,写了“三吏”“三别”的一年。如果要拍一部传记片刻画杜甫形象,我认为只需拍《杜甫在759年》就可以了。

  这年春天,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七月关内饥荒,他被迫弃官远游:“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秦州杂诗》)最初,远游的取向并不是成都。杜甫首先选择了秦州(甘肃天水),那里有他的侄儿杜佐以及故人赞公和尚。漂泊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从而萌生了在秦州构筑草堂定居的念头:“何当一茅屋,送老白云边。”(《秦州杂诗》)然而,秦州不能养家。于是,又根据来自同谷县宰的一封信,杜甫去了秦州南边的同谷(甘肃成县)。去时,他仍梦想着构筑草堂:“食蕨不愿余,茅茨眼中见。”(《积草岭》)然而,同谷依然不能养家。于是,杜甫才作出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之一,穿越蜀道,远赴成都。杜甫是腊月初一从同谷动身,于年底到达成都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很明智的选择。

  在成都,是谁最初接待和安置了杜甫?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在杜诗中有蛛丝马迹可寻。杜甫刚到成都时,卜居西郭浣花里,先住僧舍。杜甫诗中说:“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可见是有人代他主张和选择这一安身之地的。这块地方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地,首先要开荒,“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寄题江外草堂》)开荒需要人手和财力,而弃官后的杜甫已经没有经济能力了。他在经济上的依托,就是诗中所说的主人。再看他的生活安排,“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酬高使君相赠》)杜甫诗中提到的主人、故人是谁,换言之,是谁最初接待、安置了杜甫?根据杜诗称谓的惯例,“主人”应指地方长官,而有“禄米”的故人,其指向应该是同一个人,那就是成都尹(相当于成都市长)裴冕。

  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呢?理由之一,裴冕与杜甫是故人。杜甫官拜左拾遗时,裴冕官居相位,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地位虽然悬殊,却是旧时相识。理由之二,杜甫入蜀至德阳,作《鹿头山》诗,诗云:“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鹿头山》)这里赞美的老臣、冀(国)公,正是裴冕。这样明显有歌颂,甚至是吹捧性质的诗,无论按唐代士人习惯,还是按杜甫本人的习惯,在他到达成都后,都会呈递、投献给裴冕的。裴冕在接到杜甫的献诗后,给诗人以相当的关照,也是情在理中之事。理由之三,第二年夏天裴冕还朝,离开了成都,杜甫即有“厚禄故人书断绝”(《狂夫》)之叹,可见当初分与杜甫禄米的故人,就是这位高官裴冕了。

  760年春天,杜甫开始实施构筑草堂的计划了。构筑草堂需要资金,是谁资助了他第一笔资金?杜诗中有现成的答案,这首诗的题目是记事式的——《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诗中说:“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注意这个“唯”字,它表明,建筑草堂的第一笔资金来自表弟王司马。顺便说,在没有俸禄和其他经济来源时,杜甫草堂营建和修缮的资金,都是靠诗人筹集。在杜诗中,还保留有一首催款的诗,《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草堂需要修缮,有人答应给钱,但资金久未到位,所以写诗催款:“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赀。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这首诗只有四句,也就是绝句。唐代社会风气,最重然诺,答应了给钱而不兑现就不行,所以受资助一方催款,反而理直气壮——当然,这不过是杜甫的戏笔。

  在经营草堂的过程中,杜甫不但写诗催款,还写诗拉赞助。杜甫拉赞助例行的诗体,就是绝句。这是杜甫生平很重要的一件佚事,值得多讲几句。

  入蜀前,杜甫很少写绝句。现存七言绝句中,能确认为到成都以前写的,只有《赠李白》一首,也是游戏之笔。杜甫大量写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就与经营草堂时多方拉取赞助(主要是实物赞助)这件事密切相关。请看: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明府是唐时对县令的称谓。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萧实、行第为八(称行第是唐代人的习惯)的县长的。桃栽,即桃树树苗。数量为一百根,送货地点为浣花村。河阳古称花县,借指萧实所在之县,好像是今天成都的龙泉驿,桃树很多。杜甫就向萧县长要桃树树苗,充实草堂的果园。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这是写给绵竹县县长韦续(行第为二)的。诗人入蜀,早先曾经拜访过韦续。华轩,代指绵竹县署。蔼蔼,是竹子成荫的样子。后二句是说,用你那里的一片苍翠,来拂我这里的波涛,诗化了拉赞助之事。今绵竹市公园内立有一个诗碑,刻有杜甫写给韦续的这首诗。这是用历史、文化、名人、诗歌打造城市名片的一个范例,做法很高明。顺便说一下,竹子不但有观赏价值,兼有经济价值,所以种竹就成为杜甫经营草堂最重要的项目,后来竟种了上百亩的竹子,有一次砍竹,就砍了上千竿,这应该是诗人的经济来源之一。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少府是唐代人对县尉(大致相当于今天副县长)的称谓。这首诗是写给利州绵谷县县尉何邕(行第十一)的。草堂当西晒,所以诗人计划在浣花溪的西岸造一片树林。川北的桤木长得快,长得高,容易成林,杜甫大概在入蜀行经利州时见过,所以向何副县长要桤木树苗。表明要栽十亩,桤木树苗要得很多,好在价格便宜,对何副县长来说不算什么。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这又是一个县尉,姓韦名班,据别的杜诗推断,韦班应是涪江(或大邑县)的县尉。落落出群、青青不朽、老盖霜根等都表明诗人对松树风格的赞美,榉柳、杨柳是顺便拉来的陪衬。最后一句是写诗的本意,要松树树苗。但平坝种松树,不易成活。杜甫后来种活了四棵,特别爱惜,有诗道:“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需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这是写给同一个人,即韦班的。要大邑瓷碗,属于邛窑,唐代名窑。一句写质,一句写声(哀玉,当指磬类乐器),一句写色。邛窑是唐代陶瓷工艺水平的优秀代表。这首诗也是关于邛窑陶瓷的宝贵资料。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诣徐卿觅果栽》)

  这首诗向成都军阀徐知道(据闻一多说)要果树苗,包括李子、黄梅等树苗。果园坊是徐卿住所,石笋街是诗人从城里回草堂的必经之街。

  以上诸诗,均以公关为目的,前人评为“以诗代札,乃公戏笔。”杜甫向习书法,如果把诗写在蜀笺上,风趣当不减晋人杂帖,应该是很有效的公关手段。

  在唐代,诗歌是极其活跃的一种文体,它不仅属于纯文学艺术范畴,而且广泛地应用于社交与公关。在唐诗中,以呈、赠、送、别等字为题的诗歌,比比皆是;而以诗代札的情况,也时常可见。像杜甫这样,为构筑草堂写出成批的以拉赞助为目的的诗作,仍然显得非常的别致。我们常说,在唐代,生活是诗化的,诗是生活化的。这些诗就是很好的例子。

  从上述杜诗,还可以看到,以实物赞助杜甫构筑草堂者,皆是成都地方官吏,以县令、县尉为多,这些人有少数是故人,更多的是新知。而在760年的春天,杜甫到成都也不过才一两个月时间,用四川话说,就是连地皮都没有踩热,他何以有此神通,在短时间内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地方官员?说来也很简单,首先,唐代全社会都尊重诗人和诗歌创作,杜甫在当时是知名诗人,正所谓“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其次,杜甫还有一个靠山,这就是裴冕。作为一方长官,要想帮助杜甫,他只需在官员聚会中发几句话,诸如“这是诗人杜甫,请各位多尽地主之谊”之类的话,一切便可搞定。接下来,就该杜甫自己和各位地主联系。而寄赠诗歌,兼拉赞助,就成了杜甫最好的公关方式。

  草堂经营过程,前后达3年时间:“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随着草堂的落成,杜甫心情十分舒畅,开始大量写作七言律诗。入蜀前,杜甫最擅长的诗体是五言古近体诗,那时他写作的七言律诗也不多。七言律诗在唐代是新兴的诗体,而律诗较之绝句,在文体上更规范、更庄重。草堂的落成在杜甫生活中,是全了一桩夙愿,是一件大事,由此产生的兴奋之情,更适合用这种文体来表达,于是,杜诗也呈现出一派清新的风貌。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这首诗所写,是草堂初成的情景,其时裴冕尚未离开成都。诗境非常和平闲适,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堂成》)

  这首诗写在草堂落成3年后,此时桤木成荫,绵竹成海,诗人已经适应了成都的生活,成都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杜甫在成都实际居住时间为3年零9个月。加上其间在梓州、阆中等地云游的时间等,前后经历7个年头。765年5月,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暂交幼弟杜占经营。

  杜甫一生建有3座草堂,都在巴蜀大地,分别是成都草堂、梓州草堂、瀼水草堂。成都草堂是3座草堂中构筑最早、规模最大、最为知名的。

  沧海桑田,华屋山丘,到唐末,成都杜甫草堂即已荒芜。唐末五代,前蜀丞相、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成为重建杜甫草堂的第一人。到宋代重新修葺时,又绘杜甫像于草堂壁间,始成祠宇。明代弘治年间(1500年)和清代嘉庆年间(1811年),又有两次大规模重修,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49年后,杜甫草堂经全面整修,正式对外开放(1952年)。

  最近,草堂博物馆又新盖茅屋,辅以竹篱、菜园、药圃,是为了使草堂更接近杜甫诗中所描绘的样子。成都杜甫草堂,已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正如朱德元帅题词云: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