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业兴 仪陇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李斌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一排排果树生机勃勃,一条条道路整洁干净……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村民谭显克,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见证者。他说,以前村道坑坑洼洼,房屋破旧,垃圾随处可见。如今,村里的道路宽又平、房屋宽敞明亮、还有了立村产业……
安溪潮村只是该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围绕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这个核心,仪陇县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让广大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16年,仪陇县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91个,其中贫困村有81个。
“三建五改”美丽新村村民爱
中秋前,笔者来到仪陇县双胜镇踊跃村。一条3.5米宽的村级公路蜿蜒而上,将全村近90%的农户串连在一起。路边,青瓦白墙的民居像画一样美:各家房前屋后种植着蔬菜瓜果;树荫下,老人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惬意轻松。
踊跃村村支书魏均民介绍,踊跃村在去年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过程中,把旧村落改造提升作为新村建设的关键之举,推行“三建五改”(建庭院、建房、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改路),不搞大拆大建。
“我们村今年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而且家里也有了煮饭的厨房。”82岁的村民谭术珍带着笔者来到她家的厨房内,向笔者展示她家的自来水和贴有白瓷砖的灶台。过去,由于家里没有厨房,谭术珍一家煮饭时只能用木板搭起临时 “灶台”,吃水也只能靠水泵从山下的水库抽水。
魏均民说,去年完成村级公路建设,今年上半年给3户贫困村民完成改厨、改圈等,“今年还将对50户村民实施‘三建五改’。”
村貌变了,生活变了,观念也在变。“以前住的土墙房子,柴草到处乱放,别人管不了。现在大家都盯着的,哪家清洁搞差了,没有面子。”村民魏均德说,实行新村建设以后,以前的陋习都必须得改过来。
为改掉村民陋习,该村还出台了 《村居民公约》,从环境保洁、堆放杂物,到管理家禽、休息娱乐等事项,都有具体规定,并让村民共同监督、共同管理。魏均德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都很支持。”
发展产业村民增收有靠山
“强村富民,才能真正美、真正幸福。”该县三蛟镇巴山村村民邓兴敏说出了不少农民的心声,他们曾担心“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只是形象工程。然而,随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入推进,村民的担忧开始消除,腰包也越来越鼓。
三蛟镇巴山村地处大山深处,其中贫困户多达30户70人。如今,该村依托幸福美丽新村和脱贫攻坚引入龙头企业,产业发展起来了;基础设施改善,偏僻山村换了新颜,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也被唤醒了。
9月2日,笔者走进村民邓兴仁的标准化小型养鸡场,他兴奋地说:“快来看,我养了300多只鸡。”邓兴仁说,村里组织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签订了保底销售合同,每只鸡的保底利润8元。“有了龙头企业,我们就有了增收的后盾,技术不愁了,销售也不愁了,龙头企业给我们发展壮了胆。”他还算起了收入账:“这是我养的第一批鸡,至少可以赚2400元。今年我要养三批。”
“村里引进了南充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了九康农民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一年可以养三批,第一批每家存栏少则300只,多则1500只。同时,村上还成立了渔业养殖合作社,让贫困户以土地、产业周转金入股分红。”该村第一书记李强说。
朱德故里景区管理委员会所属的玉兰村,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过程中,修公路,兴水利,栽果树,富民众。目前,一条长约6公里的村级公路、7.3公里的便民路已经建设完成。由于玉兰村地处朱德故里景区内,景区管委会根据玉兰村的实际情况,引导群众发展以柑橘为主导的水果产业,既美化了景区环境,又能增加村民收入。
柑橘树三年后才能挂果,见到效益,怎样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见效益呢?于是,村民又在柑橘树下套种指甲花。目前,指甲花长势良好,即将进入收获季节,预计每亩可收入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