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筹钱修路 只为“桃花源”早日脱贫

12.08.2015  10:12

 

记者(左)与高怀光到贫困户陈向廷(中)家中走访。王陈 摄


        驻扎点: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
□记者 樊邦平
    2015年2月4日,当距蓬安县城3公里远的火车站迎来达成动车组首次停靠时,距车站30余公里外的杨家镇伏岭村,才刚刚启动乡村公路建设。伏岭村与火车站的地理距离不到30公里,但时间距离却超过了30年。
    8月4日,记者同当地镇村干部走进伏岭村,下田间、访农家,一路观察和思考,追寻当地贫困根源,探寻脱贫之路。
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但80%的村民仍住石板房
    距杨家场镇约12公里的伏岭村仿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该村辖7个村民小组,217户742人。在今年初启动通村联社公路建设项目以前,当地80%的村民出行仅有一条泥泞土路,肩挑背驮成为当地百姓的唯一运输方式。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8月4日下午6点,记者从村委会办公室出发,沿着刚刚修通的水泥村道上山进村,在步行不到一公里后,路旁的一处老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杨家镇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高怀光告诉记者,这是穿头夹子石板房(当地的一种传统建筑形态,竹编混合泥土和稻草做成墙,再盖瓦或草棚)。记者走近一看,只见大门虚掩,屋内却没人。
    “这家户主叫唐友政,家里常住3口人,都患有慢性疾病,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这会儿他们应该在地里干活。”高怀光说,白天村民下地干活,一般不会关门上锁,这种传统已持续了好几代人。这里村民热情好客,乡风淳朴,但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截至目前,80%的村民仍住在穿头夹子石板房中,住不上砖瓦房。与其他发展较好的村相比,这里至少落后了30年。
    当日下午7点,记者步行大约5公里后,来到伏岭村4组,路边一座穿头夹子房突兀而立,大门虚掩。记者推门而入,只见墙面斑驳,三间房堆满杂物,除一个白炽灯泡外,房内没有其他家居电器。
    高怀光告诉记者,这家是当地最困难的人家。户主名叫陈向廷,今年75岁,妻子早亡,儿子患了病,儿媳在生下孙子后便一走了之。如今儿子外出打工,家中只有他和6岁的孙子守着3亩薄田艰难度日。
    离开陈家时,记者将身上所有的现金悄悄塞到老人手中。起初老人推辞了,在记者的坚持下,他才连声道谢地收下,并紧紧握住记者的手,一路送出院外。隔着厚厚的老茧,记者感触到了他手中暖暖的温度。
聚力帮扶伏岭村贫困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为了帮助伏岭村脱贫,杨家镇将主要的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到该村,并确立了精准帮扶的40户贫困户,涉及140人。针对村上贫困现实和村民的意愿,当地规划实施了“兴水、修路、建房、养羊”等12个精准扶贫项目,总投资780万元。
    “目前水利工程正紧密开展,通村联社的道路已完成90%,扶贫山羊、生猪和鸡等家畜已发放到户,投资500万元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已基本建成。”杨家镇镇长,扶贫项目负责人李博文告诉记者,扶贫项目的启动契合了村民的心愿。让所有扶贫工作者意外和欣喜的是,伴随项目的推进,村民的思想也发生着剧烈的改变。
    通村联社水泥路资金不够,村民按照“一事一议”,在半个月内就自筹了72万元的修路资金。5组的唐大礼一家是精准扶贫对象,年初新修村道时需要经过他家的核桃树林。为了给公路让道,他一口气砍掉了15棵即将丰收的核桃树。
    为了帮助筹集筑路资金,陈向廷卖掉了两头小牛犊,再加上儿子打工寄回的1000元钱,总共筹齐了3000元钱,一并交到第一书记高怀光的手上……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到半个月便筹齐了筑路经费。
    “扶贫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改变地方的贫穷面貌,更重要的是唤起贫困群众奋发向上的热情,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伏岭村的变化,恰好印证了这一点。”李博文说。
    临近采访结束,记者一行沿着尚未竣工的路基徒步下山,经过5组,只见一棵高大的香樟树矗立路旁。村民说它已有80年的树龄,每年都是一成不变地开花结果,但今年它的花期却早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