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村支书遭诬告被调查 因秉公办事得罪人
原标题:得罪了人,全国先进也被诬告
文/徐浩程
聊起这几年“过山车”的感受,黄发先长叹了一口气。他是四川旺苍县张华镇大地村村支书,广元当地的“名人”。2011年,他被四川省委组织部评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2012年,带领大地村脱贫;2013年被中组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2014年他的事迹被拍成电教片,供全国党员干部学习。
但2015年,一封举报信让他感觉“一下跌到了谷底”。举报信称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是顶风违纪,还是错告诬告?调查随即展开。
1、突如其来的举报信
黄发先被举报是在2015年2月。当时,一封举报信从广元市纪委转到了旺苍县纪委、张华镇纪委。
举报信说黄发先只是一名村支书,收入并不多。但一口气在县城买了一套40余万的房子,哪来这么多钱,肯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接到举报信后,旺苍县纪委书记朱桂桦立即指示,要严肃调查此事。
“这封匿名举报信没有说被举报者从哪些方面获取了巨额财产,只说财产来源不明。”旺苍县纪委一名负责人说。
全国先进典型被举报,如果确有其事,这个“典型”带来的不良影响是相当恶劣的。如果调查出来,是错告乃至诬告,就是另一种典型,纪委必须为党员干部撑腰正名。
旺苍县纪委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当时的考虑就是,不能冤枉一名好干部,也不能放过一个腐败分子。即便他曾经做出再多贡献,如果有问题也不能功过相抵,有举报就必须件件调查、回复。
县纪委迅速联系镇纪委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开始了对举报的调查。
2、秉公办事得罪了人
“调查都是以其他名义进行的。不能大张旗鼓地去调查,这既是调查本身的需要,也是考虑到社会影响。”旺苍县纪委相关负责人称。
“前期调查的重点是针对买房子的事。”参与调查组的张华镇纪委书记袁心强告诉记者,结果发现完全不是举报的那回事。
“房子不是他买的,而是他儿子买的。房子总价46万,首付17万,银行贷款29万。17万之中,他儿子自己借了5万,黄发先帮忙向外村朋友借了5万。这些都有银行转账记录。”袁心强称。
但举报的重点是说黄发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仅查清他买房的资金来源,不能说明他没有其他巨额资产。
调查组继续查了黄发先的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包括他女婿的经济情况,还查阅了黄发先当村支书以来的所有账目。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旺苍县纪委最后给出结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问题不存在,大地村账务清楚,没有发现有干部中饱私囊现象。
旺苍县一名干部告诉记者,黄发先之所以被举报,主要是因为当初有人申请农村双女户奖励,但按政策,两个孩子出生间隔要在4年以上,当时这户人家不满足条件,黄发先就没盖章,结下了恩怨。这次对方看到黄发先买了房,从中央到地方又在说拍苍蝇,觉得是个机会。
事实调查清楚了,作为纪委可以就此结案,但社会上的影响、被调查者的工作积极性怎么办?由于黄发先全国先进的身份,还有不少村支书都看着这个案子。
3、只要发生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由于黄发先是被匿名举报,结论出来后,旺苍县纪委把大地村所有村干部、党员以及关心此事的村民都请过来,召开“信访回复见面会”。事后,举报者私下找到黄发先,为诬告行为道歉。
“对于县纪委来说,对付这种错告诬告的手段比较有限。为保护举报人,诬告认定的权限在市纪委,所以很多情况我们都说是‘有诬告嫌疑的错告’。”一名县级纪委干部告诉记者,他们理解这种安排,这种案件必须谨慎,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让外界认为是打击举报人。
但县纪委在打击诬告陷害、为干部澄清是非中,又必须有担当。“我们更多的是建议信访了结,尤其是举报人是非党员的时候。”上述干部称。
他告诉记者,当地一个老板举报镇党委书记,调查程序启动之后,这名老板却“吓着了”,痛哭流涕地说,“我是诬告,请不要再查下去,也不要给我家人、朋友说,不然我没法混了。”对此,他们做了信访了结、也澄清了事实,但没办法进一步处理。
在另一个县,记者了解到类似的事。当地一名肺癌晚期、坚持工作的交警,在处理一个交通事故时,主要责任方姐姐不满意,煽动周边人告这名交警,从正常举报升级为诬告。最后当地为这名交警澄清了是非,但诬告者也只是由组织找来谈了话。
“虽然我们处理诬告案件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但查处诬告的决心从未动摇。只要发生一起,坚决查处一起,不让干部蒙受不白之冤。”朱桂桦说。
责任编辑:张淳 SN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