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村建设强农惠农富农——甘孜县推进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纪实

29.10.2013  17:32
   走进今天的甘孜县呷拉乡夺拖村,你会欣喜地发现一个美丽的现代化新农村。崇山峻岭间,一条条农村公路如玉带般镶嵌其中,连通着十里八乡;一幢幢公寓式的房屋掩隐在繁花绿叶丛中;村里有休闲广场,每天清晨都会有很多村民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跳舞健身;村内设有文化广场、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等。这里曾是记忆中的穷山寨,如今,却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甘孜县呷拉乡夺拖村——民族新村。
  “现在,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村里修了水泥路、家里有了自来水,住红瓦房,烧沼气灶,上卫生厕,政府还想办法帮我们增产增收,如今我们也在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了。我们自己一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党和政府替我们想到了、实现了。”夺拖村村民俄呷兴奋的表情、质朴的语言,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充满了对今后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俄呷告诉记者:“自从实施民族新村建设项目以来,村里有了村民活动中心,现在我们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建设家乡的劲头更足了,生活真的太幸福了。”在夺拖村,像俄呷这样享受到民族团结新村建设成果的农户还有很多很多。民族团结新村建设,既是惠民行动,更是民生工程。据悉,2011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总投资1000万元的民族新村建设项目落户甘孜县呷拉乡夺拖村,开启了新时期两项资金集中投入、重点打造的新篇章。
  “新村建设,项目是载体,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新村的聚集功能。”州扶贫移民局局长周道君在甘孜县调研新村建设时强调指出。对此,该县着眼于破解农牧民“住房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饮水难”等现实难题,在呷拉乡夺拖村实施特色民居改造工程126户,户内厨房、厕所、供排水等生活设施得以改善,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完善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形成相对便捷的交通网络,新建4米宽的村内主干道水泥道路1500米;实施场地平整、村牌、外墙粉饰与环境治理、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庄绿化工程等;在夺拖村修建体育健身广场1处,包括篮球场一处,体育健身附属设施及场地硬化、绿化;安装路灯80盏,完成村内环形道路灯建设任务,解决夺拖村126户567人夜间行路照明问题……随着一系列新村项目的实施,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是支撑,群众增收是核心。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地在新村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促进农牧民增收。”省民委副主任、省民开办主任肖晓军就该县如何发展新村产业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对此,该县坚持以村为单位进行连片开发,大力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在夺拖拉村新建700亩规范化种植基地,实施粮油种植基地640亩,包括300亩青稞种植基地,24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100亩油菜种植基地;改造成“三面光”50CM×50CM规格农田灌溉水渠,修建3公里田间机耕道路;对700亩种植基地进行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提高基地的生产能力。截止目前,夺拖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2300余元增长到2011年的3400余元,人均收入显著增长,农牧民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提高,人居环境全面改观,农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现在,夺拖村从原先的村道泥泞、房屋凌乱,到如今的康庄大道通向家家户户,村医疗卫生服务室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村庄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休闲公园化、生活城市化。该县扶贫移民局杨志刚局长告诉记者:“民族新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立足现有基础,区别轻重缓急,认真抓好村民急需急盼的实事,滚动建设,积小成大。”因此,规划成为民族新村建设的灵魂。该县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将新村建设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统筹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两资项目规划和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项目实效。同时,按照“住房外观特色化、内部设施现代化、外部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均衡化”的标准要求,加大对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等“五通”工程基础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力度,综合考虑项目区规模、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和区域特色等因素,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农牧民提供农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娱乐健身以及政策、法律和社会保障等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新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增强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甘孜县在人力资源、思想观念、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方面与内地存在着较大差距,农牧区群众生活处于贫困之中。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甘孜县在省、州两资办的关心支持下,依托民族新村项目,切实改变群众住房难、行路难、人居环境差、致富增收门路狭窄这一历史状况,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发展的‘瓶颈’制约。”甘孜县委书记张永德向记者介绍了该县实施民族新村建设项目的现实意义和采取的有力措施。为使该项目真正成为惠民利民工程,成为甘孜县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新村。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形成经典”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从组织领导、方案制定、项目优化、部门联动、项目推进、成效巩固等方面层层落实责任,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全力狠抓了项目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结合项目区实际,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和工作落实体系;多形式、多办法广泛宣传新村建设的各项惠民政策,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民族新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动员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参与管理,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氛围。坚持“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在民族新村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项目区确定为州级新农村示范片进行集中打造、重点投放。2011年以来,在省、州积极支持下,该县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整合各类资金500万元,有效提升了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该县建立了项目整合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议,研究项目设计、申报、争取、整合、实施、管理等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统一目标等办法,把扶贫开发、以工代赈、两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危房改造等涉农项目进行集中安排,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农牧民主体机制。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扶贫理念,通过政府的组织引导,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推广,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使贫困农户成为新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主体;建立健全业主带动机制。不断完善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做法,培育蔬菜专合组织在民族新村产业区发展,通过示范带动不断增强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在资金管理上,该县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新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始终把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从规划到实施,实行全程指导、全程监督和全程把关,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资金管理使用严格执行建设资金报账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质量、工程进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视察监督和媒体、公众的监督、指导,细化措施,规范程序,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由于受传统落后的生活陋习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脏乱差、人畜混居等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屋外污水横流、粪便遍地、屋内烟熏火燎、房屋破败不堪,这就是从前农村面貌的真实写照。现在,我们村内的通村连户道路是水泥路面,用的是自来水,家居设计与摆设和城市家庭一样一应俱全,还有环保节能的沼气,读书、看报、休闲可以到村民活动中心。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夺拖村支部书记贡布夏向记者介绍到。据了解,在实施民族新村建设工作中,该县围绕新村建设、改善民生整村推进、省级连片扶贫开发和州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程,先后确定并实施了3个乡15个行政村组成的州级新农村示范片和12个县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通过集中时间、集中资源、统筹规划、综合施策、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办法,在项目的设计、申报、实施等环节实行部门联系制度,从分散投入向集中统筹转变,推进两项资金使用机制、项目整合安排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寻求整合项目、打捆资金的结合点,促进资金有效整合。
  “民族新村建设的主体对象是农牧民,新村建设的主战场是农牧区。我们要认真做好项目区群众的住房解困、就业增收、民政救助、五保供养、扶贫帮困和社会保险等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改善民生;抓好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立足当前、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的原则,稳步实施住房解困、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电网改造、文化广电、通邮通讯和村貌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民族新村建设……”该县政府县长龙明阿真胸有成竹地说。
  如今,夺拖村民族新村建设已首战告捷,而甘孜县新村建设的大幕才刚刚拉开。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画卷,在甘孜县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