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村峥嵘 万象更新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纪实

27.12.2013  21:04

本网讯  新农村建设使巴蜀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成都平原到盆周山区,从大小凉山到雪域高原,那一栋栋新村民居,那一片片农业园区,那一条条畅通道路,以及那一个个特色产业,正引领农业农村向着现代化的道路飞速前行。

福星高照十万村

托政策的福,才有今天安逸又巴适的美好生活”。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五个村的农民感慨万千地说。

这五个村地处成都市东郊,过去单纯靠种粮糊口,“捧着金饭碗却过着穷日子”。这些年依托成都市实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政策,生活发生了巨变,他们用都市农业的理念,以城市建设的标准,着力打造了花香农居、幸福梅林、农家菜地、东蓠葡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成为名震中外的旅游观光胜地,使当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市民化,农民收入有了四条稳定的渠道:土地和宅基地出租收入、工资性收入、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和生活保障金。

成都市探索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并不是孤本,这只是近年来四川省通过新农村建设从整体上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一个缩影。据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介绍,锦江区的“五朵金花”,已成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一花引来百花艳。至2012年10底,全省一万多个新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四川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万个新村的建成,仅仅是四川省计划在2020年建成10万个新村的10%,余下的9万多个旧村分布在全省48.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或高原,或丘陵,或平原,亦有藏区,也有彝区,更有杂居区,是55个民族兄弟的家园,其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气候差异、经济水平以及民族风情千差万别。如此多样性决定了四川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什么样的规划令村民憧憬?什么样的方式令农民主动?什么样的探索令新村活跃?

带着这些问号,各级领导走村串户,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答案找到了,政策明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人们看到,为使新村规划更合实际,省委常委、省农工委主任李昌平在组织全省数百名专家实地论证后,强调四川美丽幸福新村建设必须把握三个基本原则:打破简单围绕公路建设的“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整齐化一没有特色的“军营式”,提高村落规范水平;打破千篇一律高楼公寓的“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

人们看到,为使新村建设更合农民心愿,副省长黄彦蓉未雨绸缪,特别警示对随波逐流搞“概念工程”或“政绩工程”,重眼前,轻长远;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重城市,轻农村;重面子,轻里子要坚决纠正,务必防患于未然,保持新村建设健康有序,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人们看到,为使新村建设更上新水平,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后,提出把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坚持“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八字方针,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并确定把5000个村庄作为“升级版”的试点,强调要把此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各地要列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巴山新居”从贫困中脱颖而出,以全新的面貌创造了一个由“丑小鸭”变“白天鹅”的传奇。

地处秦巴山区的巴中市,交通闭塞,与“贫困”紧紧相连,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地区。近两年来,巴中市秉持“产村相融”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巴山新居”工程。目前,已建成产村相融“巴山新居”聚居点1200多个,已有6万多户群众住进了新居。更可喜的是,巴中市计划至2020年,总投资700亿元,以41.39万贫困户新居建设为重点,推动全域“巴山新居”建设。

2013年金秋,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巴中调研,但见“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新村拔地而起,一个个种植基地五谷丰登,一个个养殖场六畜兴旺,兴家创业的理念在这片热土上激荡。他十分激动地说,“巴山新居”已成为四川推进广大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大品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其实,四川省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有“巴山新居”这张牌,还有“彝家新寨”“藏区新居”等品牌,对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可改变该地区落后面貌,使之与全省同步小康齐头并进;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多处高寒地带,自然环境和生活生产条件很差,新农村建设难度大,压力大,如果这些地方都能建成新农村,无疑,对全省更具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建设“彝家新寨”和“藏区新居”,最难的事莫过于彝区和藏区内的牧区,该区域有29个县属于牧区县,有58万多牧民,其中10万人无定居,与马、牛、羊为伴,游荡于大草原,过着半原始社会的生活,另外48万人半定居或仅有简陋的住所。省委决定开展牧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从2010年起,用4年时间,在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配套建设道路、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与牧民定居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卫生事业和特色产业,从根本上改变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4年过去了,幸福的花儿在牧区群众的心田绽放。58万牧民有了新家园新生活,从祖祖辈辈游牧到定居下来享受现代生活,从挖药材、放牧的高原孩子到定居点学校上学,从无奈忍受大骨节等地方病到享受新型合作医疗。“老百姓再也不愁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了。

最是民生比天大

以人为本,开创新文明”的理念,体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幕当是灾后重建。

5年前,汶川7.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撕裂,家园破碎,全球震惊。

恢复重建,民生优先。657万套(户)近2000万人的城乡住房优先建成,高标准、高质量重建和修建了8283所各类学校和2292个医疗卫生机构,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民生设施,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重生,是一次质的飞跃。建成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重大项目,仅修通的公路就可绕地球一圈多,建设水平和发展基础远远超过震前。

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宏伟目标。如今的灾区,新村落融入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这种“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重建理念,已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把群众的愿望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蔚然成风,围绕民生着力实施“特色产业富民,新村建设惠民,基础设施利民,公共服务便民,创新管理安民”等五大民生工程。

崇州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破解“人往哪里去”问题颇有成效,本着“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要求,采取“微田园”、“农旅结合”、“川西林盘保护建设模式,打造生态田园新村,民俗文化旅游村寨”实现集中居住农民有产业、能就业,保增收,全市新村居住点建成288个,新农村综合体44个,集中居住6.3万户。近年来,全市通过农业农村资源撬动财政、金融、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134亿元,打造100平方公里的“川西坝子·水韵田园”和荷风新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薛学轩 张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