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一村小被撤变羊圈 留守娃5点起床走6公里上学

28.11.2014  12:11

会基村原村小学所在地

四川新闻网泸州11月27日讯(记者岳东) 日前,麻辣社区上的一位网友发布了题为《合江:学校被拆教室变羊圈子留守娃娃上学难!》的贴文,文中提到为了上学,泸州市合江县参宝镇会基村的孩子们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来,要走五六公里路,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路途遥远,家长十分担心。此事是否属实?昨日,四川新闻网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解。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撤校是因为汶川地震后,校舍受影响变为危房,加之生源少,难保教学质量。那撤校后,孩子们上学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呢?

村小撤校娃娃早上5点起床上学

合江县参宝乡会基村三社村民罗永大介绍,该村原有一所会基小学,在汶川地震后,专家认定其为危房,加之生源越来越少,当地政府于是将学校撤点并校,并将村里的学龄孩子安排在临近村望川小学就读。现在该村的孩子上学,最远的有五六公里,最近的也有两三公里。遇上下雨天,孩子们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有的要走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罗永大说,现在社里面有20来名孩子在读小学。

村民胡文学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已经快9岁了,正是上小学的年纪。村里没有小学,胡文学只好将女儿送到了参宝镇中心小学就读。“最开始每天走路去,路太烂了,我们家离学校有十几里路,天不亮就开始走,要走两个多小时,孩子太辛苦了。后来就只好在镇上租个房子。”胡文学说,为了照顾女儿,妻子只好带着老二住到了镇上。

会基村三组的蒲国珍老人儿女都外出务工,留下两个外孙女和她作伴。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老人也没少操心。“每天早上不到六点钟就要起来,吃完早饭就赶路,要走一个多小时。”蒲国珍说, “每天接送孩子上学,都没心思做农活了。

村民同时反应,如果会基村小恢复的话,当地学生只需要十来分钟,最多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校。

现场目击:乡村道路难行 村小变羊圈

从参宝镇出发经过望川村来到会基村,这是一个与重庆永川交界的小村。虽只有七八公里路程,开车正常行驶只要20分钟,但由于近期阴雨绵绵,泥土路坑坑洼洼,道路中间被车轮碾压成一个个水坑,路边也全是稀泥,使得四川新闻网记者开车都用了近一个小时。在路上,看见行人都是穿着筒靴,小孩走起更是吃力。据了解,会基村到望川村约有2.5公里,目前正在加宽,准备修成5米宽的水泥路。

在会基村二社的公路边,远远望去一个大坝子,约有一千多平方米,杂草丛生,几只鸡在草中觅食,显得很荒落。在坝子旁有两栋瓦房,其中一栋门窗破烂不堪,一栋住着一户人家。由于主人不在,门口一条土狗狂吠,显然不欢迎陌生人的到来,这就是会基村原村小学所在地。据村民梁应清介绍,2011年,学校由政府租给当地一村民,村民将一栋房屋改为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