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大学生村官张雪梅获“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称号

29.06.2014  18:19

村小学拥有了专门的运动场

        开在村民心中的雪梅 罹患癌症仍心系村民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郑其) 张雪梅,家住巴中市恩阳区花丛镇。2009年9月,23 岁的她被选聘为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村主任助理,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几年的基 层服务,当地村民对这名大学生村官的好一清二楚:“我们的村路修好了,村卫生室宽敞了, 村小学翻新了,这些都多亏了张雪梅。”2012年,张雪梅被查出罹患乳腺癌。采访中,谈起远 在成都治疗的她,村民们遥遥送上祝福:“好人平安!我们等着她健健康康地回来!”6月27 日,四川省委组织部决定授予张雪梅“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称号,并开展向张雪梅同志学 习活动。

        啃下“硬骨头”,颠覆“镀金村官”错觉

        2009年,在大垭口村的党员干会大会上,村里的党员们认识了这名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村 官。尽管对张雪梅的第一印象是“朴素,没有大学生架子”,但老党员何映化还是直言不讳表 达心里的疑问,“你有可能是来农村镀金的,也有可能干了几个月连村界、社界都不清楚。但 和我们相比,你有知识、有文化,我们盼着你能为村民多做好事。”张雪梅听了微微一笑,“ 我虽然是个大学生,但说起干基层工作,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我能不能干好,大家看我的表现 。”

        6月25日的采访中,村民们说,张雪梅上任没多久,她的表现就颠覆了当初“娇气大学生 ”、“当村官镀金”的种种错觉。带着村民在村里种植药材,成立药果蔬专业合作社;动员村 民筹资修路……2009年11月,村里决定硬化2.9公里的尹(家)—护(垭)公路大垭口村段, 整个工程预算109.5万元,前期工程需要村里人均筹资730元。有的村民家里困难,拿不出钱, 有的村民不愿意出钱修路,如何说服村民筹资修路?这块“硬骨头”落到了张雪梅肩上。

        这条短短的村路是村里各社组进乡、进镇的必经之路,更是连接阆中、仪陇、巴中三地的 “咽喉”之地。采访中,村民张德孝回忆:“最开始我一直没答应。一是确实没钱,二是没想 通为啥要修路。‘闭门羹’给她吃过,不‘亲热’的话给她说过。没想到,她还是上门来劝, 而且还点了我的‘穴’。”原来,在一次抬猪进镇的途中,泥泞的村路让张德孝脚下一滑—— 猪摔死了,只好贱卖。在几次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张雪梅点了他的“穴道”:“村路修好了, 咱村进镇卖菜、卖猪路就好走了,也不会再把猪给摔了。”这一句话,让张德顿时想通了,第 一个交款修路。“对呀,我不能再在半路上把猪给摔死了。好,我借钱都要把钱凑天。”见有 人带了头,其余的村民也在动员之下纷纷交钱,最终村里筹齐了首批50万元公路维修款,村道 路硬化工程得以实施。以前步行几十分钟的泥泞村路现在只需要10多分钟,如今,踩着平坦的 水泥路进镇、回家,村民总会不禁说起,“还得多亏了当初张雪梅翻来覆去上门劝我们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