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张雪梅报告会:服务基层一心为民的好村官

28.12.2013  14:49

      本网讯  (记者 张春初)    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山高路陡,资源贫乏,全村共406户。27岁的女村官张雪梅在这里工作了5年,一心想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2012年4月,张雪梅查出患有乳腺癌,治疗期间,她坚持上班;2013年8月,癌细胞转移到肺部和骨髓,她几乎命悬一线,尽管如此,张雪梅牵挂的依然是大垭村的村民和山村的发展。

  26日,张雪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恩阳举行,报告会成员讲述了张雪梅踏实做事,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   丈夫张金宝:愿雪梅能战胜病魔与我白头偕老   2010年,张雪梅和张金宝举行了婚礼。结婚前,张金宝家准备了3万元彩礼钱,张雪梅却说:“我们双方家里都不富裕,彩礼就不要了,给我买一套新衣服就行。”妻子彩礼钱都不要,张金宝心想一定要给她买套好点的衣服。正月初十上午,张金宝揣着3000元钱带着张雪梅到巴城选结婚礼服。张雪梅在服装专卖店试了很多,但没看起一件,反而在南池市场,她挑中了一件70元的红色人造皮革上衣,一双55元的皮鞋,一条20元的裤袜。“哪是不喜欢品牌衣服,她是嫌贵了舍不得买。”张金宝说,在给父母买衣服的时候,他和雪梅看了几套比较适合,但每套价格都要三四百元,雪梅二话不说就给每位老人买了一套。“作为丈夫,给新婚妻子买145元一套的结婚礼服,我心里很酸。”张金宝说。   2012年,张雪梅时常感觉到胸部刺痛,张金宝多次催她去医院检查,她总说工作忙,后来疼痛加剧,她才和张金宝一起去医院检查。“乳腺癌!”张金宝看到检查报告,一下瘫坐在地上,仿佛天塌了下来。那段时间,张雪梅和张金宝常常相拥哭泣。张雪梅在治疗期间,依然坚持到村委上班,张金宝拗不过她,只好每天接送她上下班。山路十分颠簸,张金宝明显感觉到妻子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差。“今年春节后,雪梅看到我照顾她很辛苦,便含着眼泪向我提出离婚。”张金宝说,当时他眼泪不听使唤往下掉,紧紧抱着妻子,失声痛哭。   张金宝告诉记者,这辈子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雪梅能战胜病魔,和他白头偕老。   尹家乡党委书记张勇:张雪梅心地善良做事踏实   2009年9月28日,尹家乡来了四个大学生村官,张雪梅是其中之一。尹家乡党委书记张勇有些担心张雪梅:“你是分到最边远的大垭口村的哟。”张雪梅却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不是个挑肥拣瘦的人,您就放心吧!”   大约1个月后,张雪梅拿着初次写的《关于大垭口村的现状与出路的思考》调研报告找到了张勇。“翻开报告,里面提到最多的是大垭口村的交通和产业,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很符合实际,这个小姑娘的确下了功夫。”张勇说,张雪梅确实是一个心地善良,做事踏实的好村官。   2010年11月,大垭口村终于争取到了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但项目资金有限,需要村里自筹50余万,经开会研究后,决定由村干部分头到各家各户做工作。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张雪梅主动多分了一些。张勇回忆,村民张德孝一开始死活不愿出钱修路,说山路、泥巴路自己都走了快六十年了,家里没有车,公路硬不硬化无所谓。张雪梅听后说:“咋没关系呢?我听说你前些年有一次抬着一头大肥猪到街上去卖,结果在半路上把猪摔死了,要是我们把公路修好,咋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拉家常,讲道理,张德孝最终想通了,不但爽快出钱修路,还主动表示让在外务工的儿子也出点钱。后来,村里筹齐了首批50万元的公路款,张雪梅就筹了30多万元,村道路硬化工程顺利实施。   村小学教师李丽萍:学生们都叫雪梅"张阿姨、张妈妈"   大垭口村小学修建于1988年,有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共50多个学生。   在尹家乡大垭口村小学代课教师李丽萍眼里,张雪梅特别关心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特困家庭的孩子。幼儿园的孩子小燕,父母离异,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家里非常贫困。2012年,小燕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张雪梅得知情况后,连夜到小燕家,拿出200元钱,让爷爷给孩子买点营养品。之后,张雪梅为小燕东奔西走,了解政策,跑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在她的努力下,红十字总会给小燕解决了7万元医疗费。如今,小燕已经顺利完成手术回到了课堂。   张雪梅经常去学校,看到哪个孩子的手脏了,就帮他们洗;哪个孩子头发没扎好,就帮她们扎;她给幼儿园的孩子讲故事,给一、二年级的学生辅导作业。只要张雪梅走进学校,孩子们就都围着她,“张阿姨、张妈妈”地喊。   下苏村村民李俊灼:好妹妹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李俊灼是尹家乡下苏村的一位普通村民,身患尿毒症,靠每周做三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没钱做透析的时候,李俊灼就从街上买来一次性注射器,采用土办法在身体上打小孔,一点一点排放体内的积水,身体疼痛难忍不说,还不能解决多大问题。很多次,李俊灼想要放弃生命,直到有一天,一位同样被病魔折磨的年轻人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2011年7月,李俊灼经济上实在困难,就到乡上找领导想想“办法”,她刚到政府大门口时,一个20多岁的姑娘和她攀谈起来,这位姑娘就是张雪梅。得知李俊灼病情后,张雪梅把她带到乡民政办干部袁家祥的办公室,忙前忙后替她复印资料,办理申请,还从别人那里借了100元钱给李俊灼。   同年8月3日,张雪梅和村上的干部在天福街搭台为李俊灼和另一名精神病患者募捐。“当雪梅他们将募捐到的3060元钱交给我时,我哭了。”李俊灼说,从此,她从心底认下了这个妹妹。   得知张雪梅得病后,李俊灼去医院看望,张雪梅十分乐观,还反过来叮嘱李俊灼一定要好好治病。回到家后,李俊灼发现挎包里多了200元钱,打听后才知道这是雪梅趁她上卫生间的时候悄悄塞进去的。今年10月,张雪梅去北京治疗之前,又塞给李俊灼200元。“妹妹现在正处在人生困难时期,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我怎么能收下这笔钱呢?”李俊灼说。“姐姐,你就收下吧,我们再困难,也比你要好一些。”走出张雪梅的家,李俊灼蹲在地上,哭了很久。   李俊灼说,雪梅的坚强、乐观,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