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村医,等于向市医院求诊(民生调查·新常态·新探索)
03.03.2015 18:58
本文来源: 卫生厅
近年来,绵阳市探索完善乡村医疗保障体系,并以协会、学会等社团形式,将不同层级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电子档案,村医做“健康管家”
“我的身体状况,村医最清楚了!”平武县南坝镇苏家河村65岁的村民苏东城牢牢地记着两个手机号,儿子和本村村医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远水不解近渴。村医管理我的健康档案,身体哪里不舒服,联系村医就行。”
从2012年开始,绵阳在平武县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设试点,各村村医挨家挨户走访,将村民的身体健康情况、病史等记录在案,并完成电脑录入。
绵阳副市长经大忠告诉记者:“这个工作持续时间很久,但建立档案是基础,一旦完成,村民的健康管理就上了正轨。”
去年底,除极少数偏远地区尚未完成建档,平武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接近98%。“每个村的村医都能随时查阅本村村民的健康情况。”经大忠告诉记者,村卫生室查阅到的村民健康情况,可以向上级医疗单位分享,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和市医院都能看到。因此,村民需要医疗诊治时,只要向村医求助,就等于向全市的医疗系统求助。
有村医做“健康管家”,村民不用再“病急乱投医”。据统计,去年平武县基层首诊率超过了90%,绝大部分村民选择村医疗室或乡镇卫生院为第一医疗途径。结合试点,绵阳在全市推进居民健康情况电子档案建设。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立城乡居民电子规范化健康档案超过460万份,建档率达到96%以上。
医学社团引导,实现分级诊疗
绵阳是医疗资源大市,绵阳目前有医疗机构超过4400个。其中,三级医院14个。
“三级医院虽然数量多,但主力还是各县的医院、乡镇卫生院。我们要将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共享给数量占多数的主力医疗机构。”经大忠表示,绵阳已经初步完成了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在这个基础上,可通过医疗资源的共享,完成全市的医疗体制创新,而其核心在于医疗人才的互动。
为实现人才互动,绵阳的做法是“社团引领,政府引导”。
“我参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医学学习小组,有任何拿不准的疑难杂症,能随时向小组的专家求教。”平武县古城镇朝阳村村医宋桂华告诉记者,学习小组分为内科、骨科等各个专业小组,其带头人都是乡镇卫生院的专科医生,而这些专科医生又是县里相关医学协会的成员。
从2013年开始,绵阳市逐步完善乡镇、县、市三级医疗社团组织,形成了层层帮带、结构严密的社团组织。
“你参加哪一个社团,社团的负责人就成了你师父。”据绵阳市卫生局局长秦晓明介绍,有了“师徒名分”,各级医务工作者在业务交流上就顺理成章了:“遇到自己不懂的业务,给师父打电话,就能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会诊。”
目前,绵阳医学社团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仅市级医学专委会便从2013年的38个增至54个,一大批中青年高级医学技术人才充实到各专业委员会,带动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去年,由市医学专委会牵头,共组织各类学术活动120余次,参会人员达13000余人次。
资源共享,不同医疗层级实现“双赢”
经大忠认为,送医疗资源下乡等模式,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机制,无法形成长久的医疗资源共享,“由社团这样的民间团体自发形成一种共享型组织关系,才是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效模式。”
然而,社团模式下的医疗资源共享,是否会加剧不同层级之间的医疗机构竞争?
“提高基层首诊,不是跟上级医疗机构抢病源,而是提高上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平武县卫生局局长张天禄告诉记者,“比如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发现手中的病例是自己无法解决的,就会迅速报告给所在的县级医学协会,由协会的负责人所在县医院收治。”
张天禄说,社团模式下,“徒弟”将自己无法诊疗的疑难病例向上移送,而“师父”也会将相对较简单的病源向下移交,这就是“双向转诊”。
“我们是绵阳最好的医院之一,所以病人最信任,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都往我们这里来。”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鲜于剑波的苦恼很容易理解,他表示,对于“小病小灾”,完全没必要来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甚至村卫生室就能诊治。而医学社团的建立,让这种理念得到推广。
目前,绵阳市已基本形成“服务零距离、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转诊有指导”的城乡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基层首诊率提高,使上级医院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疑难杂症的诊治,实现了“双赢”。
本文来源: 卫生厅
03.03.2015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