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到4A级景区的蝶变

19.06.2018  13:18

 

        □周星宇 黎长明
    “万寿养生谷创建4A级景区以来,周末游客特别多,村里每家客栈的生意都很好。”6月13日,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民宿酒店张家院子座无虚席,老板张云生说,“一到周末,如果没有提前订餐的话,在我这儿基本上找不到位置。
    4年前,万寿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现在,村子不但甩掉了“穷帽子”,还依托独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昔日贫困村走出了一条“破茧成蝶”的蜕变之旅。
    说到万寿村的穷,过去是远近有名,“土坯房+传统农作物种植+泥土路”是这里的标签,“找不到婆娘留不住姑娘,十冬腊月把门关,周身烤起火斑斑,吃的是红苕洋芋巴山豆”是这里的真实写照。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100元,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323人,贫困发生率达19.6%。
    新区成立后,恩阳区提出了打造 “全国脱贫攻坚新示范”的目标,万寿村迎来了发展良机。
    “我们村虽然穷,但发展的基础很好。”万寿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华荣说。
    郑华荣口中的“基础”,就是万寿村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从区位上看,万寿村紧邻成巴高速观音庵出口,距巴中恩阳机场13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入巴第一村”、川东北旅游环线上的重要交通节点;从自然资源看,这里有风光秀丽的万寿山,有波光潋滟的万寿湖,有天朗气清的怡居环境,有上千年的长寿文化,全村现有80岁以上老人54人,其中百岁老人7人。
    “要因地制宜,高位规划,既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抓细抓实,又要利用村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万寿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为群众找准持续增收的路径。”恩阳区明晰了万寿村的发展思路。
    建通村环线公路10公里;整治万寿水库和5口病险山坪塘,新建8口微水池;建设聚居点3个,安居146户;配套建设村级活动中心、卫生室、文化室、便民服务站和村级电商;新建养殖场2000平方米,喂养肉牛300余头;栽植果树5000余株,种植芦笋600亩、优质粮油580亩……万寿村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成功脱贫摘帽。
    “摘帽是基础,我们还要把乡村旅游的文章做好,确保群众能够持续增收。”观音井镇党委书记郭强说。
    万寿村引进巴中三棵松农业公司,投资1.5亿元,以“康养文化”和“巴山民宿”为着力点,对万寿村进行了升级打造。
    整治万寿湖,养殖生态鱼30万尾。精心打造“四园四馆一中心”,四园:即桃灼园、百玫园、清荷月畔、葡萄采摘园;四馆:即“寿”文化展览馆、中医养生馆、玫瑰养生体验馆、万寿养生馆。利用农家土坯房,保护性升级改造成民俗客栈……
    现在,村里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路灯、游乐设施、农家乐、观光步道等旅游设施设备一应俱全。2018年2月,万寿养生谷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景区建设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巴山民宿”,作为村里千百年传承的土坯房,本来是”落后”的代名词。万寿村变废为宝,还进行了保护性改造。青青石板路、浓浓泥土香、中式古朴风……改造后的土坯房一跃成为了“巴山民宿”。4月24日,“巴山民宿”品牌发布会暨工作推进会在万寿村召开,万寿村的“张家院子”荣获巴中首家认证的 “巴山民宿”。比照“张家院子”模式,湖畔人家、竹境民居等一座座“巴山民宿”在万寿村次第出现。
    “走过青石板,穿过幽竹林,坐在优雅的民俗客栈,泡一壶清茶,望窗外湖水涟涟,时间开出花来。”游客赵浩然如是说。
    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7年,万寿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00万元,带动解决本地就业人员约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