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回应“虚报通村公路1281.2公里":道路均建成

16.01.2016  10:57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袁婧 四川在线记者 徐鸣) 据央视《新闻直播间》13日报道,近日,国家审计署发布2016年首次公告,审计发现,四川省达州市虚报完成改善农村通村公路里程1281.2公里。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对此独家官方回应:通报的1281.2公里道路在2015年均已建成,这些道路为各县(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交通精准扶贫等工作中,由村委会作为项目业主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组织村民自筹资金建设,部分县(区)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政策给予资金补助,并没有纳入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补助范畴。

   核查 上报建成里程与实际基本一致

  记者从达州市交通局获悉,1月6—8日,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对达州多报的1281.2公里通村公路项目进行核查。经核实,1281.2公里道路均已建成,统计报表上报建成里程与实际建设里程基本一致。

  2016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规定:村道是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据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淳永奉介绍,根据该办法对村道的定义,达州多报的1281.2公里道路中,有216.39公里属于村道公路,其余1064.81公里为村内通组入户道路。按照普通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管理确定的“应统尽统”原则,多报的1281.2公里项目可作为地方自建项目统计上报,但其中的1064.81公里通组入户路不应纳入通村公路统计范围。

   整改 通报批评县(区)交通运输局

  目前,达州市交通局已按照国家审计署的要求进行了整改,对存在多报数据的县(区)交通运输局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成相关县(区)交通运输局对具体经办人、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进行批评教育。达州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强调:“今年起,我们将对统计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业务技能培训,认真把握指标含义、统计范围、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另悉,达州市审计局办公室负责人罗意表示,市审计局对国家审计署的行动并不知情,市审计局的审计工作由于人手不足,每年只会挑选出一些项目进行审计,而此次国家审计署审计的农村道路交通这一块并没有列入他们的审计工作之中,所以他们对这些情况不是十分清楚。同时,罗意表示该局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大对完成改善农村通村公路里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