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化学国际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

06.07.2018  13:21

7月3日上午,学校办公楼202会议室座无虚席,由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学院联合承办的材料与化学国际高端论坛在这里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盛宴。报告会由国防科技学院院长段涛教授主持。

学校副校长卢忠远出席论坛,并在报告会前分别为唐智勇研究员、张华教授和俞书宏教授颁发了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聘书。

报告会上,唐智勇研究员以《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Emerging Materials for Catalysis》为题详细介绍了国内外MOFs合成和应用的现状,以及当前MOFs在催化领域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该课题组近期在纳米结构化MOFs(NMOFs)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课题组通过有机配体的设计和选择,在合成具有手性特征NMOFs结构以及手性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张华教授以《新型纳米材料的晶相工程》为题,介绍了其在研究方向和课题选择方面的经验。结合个人研究成果,他提出了晶相工程这一新概念在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贵金属非热力学稳定相在晶相调控方面的研究工作,最后介绍了基于晶相工程合成的新颖纳米结构在催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俞书宏教授结合个人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研究工作事例,为大家分享了沉下心来专注研究某些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重要性。随后,俞书宏教授系统地介绍了该课题组近三年来利用一维、三维冰晶结构制备聚合物基三维层状模板的设计思路,以及在该三维模板下开展宏量、大尺寸模拟珍珠母、碳基“木头”的生长研究。这些材料展现了优异的力学、热学性能,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

整场报告在座师生反响热烈,专家们生动形象的讲解,师生间精彩深入的讨论激发了在座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达到了本次学术报告的目的。

(刘芳池 编辑)(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供稿)

报告人简介:

唐智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涉及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组装,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质,和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

张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南京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博士。目前研究集中在纳米材料的晶相工程和异质结构的可控延外生长。在Science、Nat. Chem.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40余篇。

俞书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学术带头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功能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