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新书回忆与朱琳爱情:互称“大琳”“大鹏”

29.06.2014  10:39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李鹏夫妇与儿女们在天安门广场。 1999年11月28日,李鹏、朱琳在耶路撒冷老城留影

  原标题:李鹏新书回忆爱情与婚姻:与朱琳互称“大琳”“大鹏

  据《东方早报》报道,2014年的初夏,退休的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又出新书了。

  这本书名为《李鹏回忆录(1928-1983)》的新书是李鹏亲自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

  这55年的人生经历,包括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在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等。在书中,李鹏回忆了和妻子朱琳相爱、相处,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诸多细节,艰辛又充满温馨。

  这本书只写到了1983年。李鹏在回忆录的前言里写道:“我还准备继续完成1983年至今的回忆录,包括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20年和离休之后的生活。

  “这一写作任务会更加繁重,我当尽力而为。”李鹏说。

   初识朱琳

  李鹏和夫人朱琳相识于1957年。

  当时,李鹏担任吉林丰满发电厂副总工程师。

  那年的元旦之夜,吉林市政府邀请苏联专家、有关厂矿的负责人同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举行联欢会。李鹏也应邀参加。

  会上,时任吉林市长张文海发表讲话。张文海讲话喜欢引用一些成语、古语,俄文翻译纷纷躲到一边,没人敢上前翻译。这时候,张文海高声问:“小朱来了没有。”在他第二次喊人的时候,朱琳走了出来。

  多年以后,李鹏回忆当时朱琳走出来的情形:“第二排走出来一个姑娘,大概20多岁,穿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有一双明亮自信的大眼睛,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朱琳很好地完成了翻译任务,这给李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李鹏曾在苏联长期学习,俄语很好,所以他知道朱琳意译得很正确,发音也很好。

  讲话结束后,会餐开始了,李鹏发现自己碰巧和朱琳坐在一桌。当时,他主动向朱琳敬酒,朱琳则礼貌地对他说:“请先给专家敬酒吧。

  晚餐结束后则是舞会。那时候,李鹏的目光已经牢牢地放在了朱琳的身上。两场舞过去后,李鹏发现朱琳的舞姿很美、很动人。他一心想与朱琳共同跳舞。当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李鹏终于鼓起勇气,走到朱琳面前说:“可以请你跳舞吗?”朱琳看了看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两人跳起了第一场舞。

  在第一场舞蹈中,李鹏趁机用俄语与朱琳交流,两人互相通报了姓名和基本情况。

  李鹏说:“我叫李鹏,在丰满发电厂工作。”朱琳回复他说:“我叫朱霁凌,在102厂工作,在专家翻译室当翻译。”那时候,朱琳的名字叫朱霁凌。

  这场舞结束后,李鹏再也没有兴趣和别人跳舞了,他一心想着如何能再次与朱琳跳一次舞。终于,几段音乐过去后,李鹏发现朱琳就在自己身边不远处,于是,他又一次主动走上去说:“可以再请你跳一次舞吗?”这一次,朱琳比上一次热情了一点,再次答应了李鹏的邀请。

  李鹏不再那么紧张,跳的动作自然了很多。跳舞期间,他们再次用俄语聊了起来。可惜,两人话还没有说完,这场舞又结束了。虽然李鹏心里仍想与朱琳共舞,但是他们毕竟刚刚认识,于是,李鹏没好意思再次发出第三次邀请。

  舞会散场后,苏联专家要退场了,朱琳也要离开了。见此,李鹏急忙赶到礼堂门口,抢在苏联专家之前,先和朱琳握手告别,然后才和几位相识的苏联专家握手告别。

  后来,李鹏听说,朱琳在回去的车上和女翻译孙丽君说:“李鹏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礼貌,跑过来先和我握手,然后才和苏联专家握手。”那时,孙丽君已经结婚了。她笑着对朱琳说:“他对你有意思,你小心一点。

  那一年,李鹏虚岁29岁,之前因为没有遇到合心意的人,一直单身。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互称“大琳”“大鹏

  从此以后,李鹏开始思念朱琳,经常想着什么时候能再和她见面。后来,他通过一位熟识的苏联专家,了解了朱琳的一些情况。

  1957年三八节前夕,这位苏联专家要回吉林。李鹏托他给朱琳带去了一封信和两件小礼物。信写得很简单:“祝你三八节快乐。”送去的两件小礼物,一件是上海出品的幸福牌钢笔,算当时比较好的笔。另一件则是一个纪念章,是李鹏在苏联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参加世界青年大会后送给他的。李鹏在信里写道:“这是一个朋友参加世界青年大会后送我的,现在我转送给你。

  两三周过后,苏联专家从吉林回到丰满了,李鹏急切地问他朱琳收到礼物的情况。苏联专家告诉他,虽然朱琳没有给他什么答复,但是朱琳收下了礼物就是表示答复。李鹏听了以后很高兴。这位苏联专家建议李鹏主动去看望朱琳,并且鼓励他说,“按照你们的条件,我看是很合适的一对”。

  不久以后的一天傍晚,李鹏就坐车到吉林市去看望朱琳。

  朱琳在办公室接待了李鹏。安排李鹏吃完饭后,朱琳和李鹏就聊了起来。

  两人介绍完各自的情况后,李鹏说:“我们已经彼此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个朋友,有机会多来往,增加了解。”朱琳笑着点头,答应了李鹏的要求。

  “短短”两个小时过去了,李鹏要和朱琳告别回去了。此时,朱琳说:“我以后有机会,到丰满你那里去看看。

  李鹏后来回忆说:“通过这次见面,我们确定了可以做朋友,而且彼此都萌发了爱慕之情。我对她的第一感觉很好,看她介绍自己的举止言谈,都是很得体的。特别是招待我吃饭的时候,她坐在一旁看着,自己不参与,而是让餐厅的工作人员接待,给我留下来很深的印象。

  过了不久,两人又在丰满见面了。

  那时候,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吉林102厂竣工,中央派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带领代表团参加竣工典礼。朱琳也跟随代表团参加了庆祝活动,来到丰满。薄一波亲自点名李鹏陪同参观。

  参观结束后,他们在李鹏住的招待所见面了。

  这次,两人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朱琳对李鹏讲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李鹏也说了自己家庭的情况。

  这次谈话后,李鹏和朱琳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李鹏的提议下,1958年春节,朱琳和他一起到北京见了李鹏的母亲赵君陶。

  当时,赵君陶是化工部教育司副司长,不久之后就抽调去参与北京化工学院创建工作。

  赵君陶见到朱琳后,非常满意。不久,李鹏就先回到丰满工作,留下朱琳和他母亲住在一起,一呆就是一个多月。

  在朱琳和赵君陶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她们常常同床长谈,赵君陶给朱琳讲革命故事和政治时局。

  赵君陶还把朱琳带到李鹏三姨赵世兰家。赵世兰是党内有名望的老大姐之一,连邓颖超、蔡畅等人都称她为“大姐”。李鹏母亲和她是生死与共的亲生姐妹,共同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的考验。

  赵世兰见了朱琳后大加称赞,说:“这才是我们的好儿媳。

  朱琳曾真切地对李鹏说,在和李鹏母亲相处的那段时间里,真正感受到了母爱。

  两人相识一年后,步入了结婚的殿堂。

  1958年7月10日上午,李鹏和朱琳到北京婚姻登记所登记结婚,领了结婚证,正式结为夫妻。当晚,他们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只请了少数亲朋好友参加。

  从1958年到现在,两人风风雨雨,携手共度了50多年。

  2008年7月10日,李鹏和朱琳在北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活动,纪念他们的“金婚”。

  李鹏说:“能够找到这样的终身伴侣,我感到非常幸福。

  婚后,李鹏只要到外地出差,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给朱琳写一封信,告诉她到达地区的情况、风土人情以及风景名胜。而只要李鹏预定某一天到达哪个城市,朱琳就提前把信写好寄出,保证李鹏到了目的地可以按时收到。那个时期,他们之间的两地通信有好几十封。

  等到两人的大儿子、大女儿先后出世,李鹏和朱琳就不直接喊对方名字,李鹏称朱琳为“大琳”,和女儿李小琳区分开,朱琳叫李鹏“大鹏”,和儿子李小鹏区分开。从此,这个称呼一直是夫妻两人的“专属”。

  李鹏为了朱琳健康,还曾“偷师”学习过按摩。

  1962年那时候,朱琳的身体变得不太好,经常头晕、失眠,有时候还不想吃东西,身体日渐消瘦。为此,朱琳病休了一段时间,去医院做了检查。但是,医生并没有检查出什么结果,没有药物进行治疗,只能让她加强锻炼,补充营养。

  这段时候,李鹏正好去北京开会,住在他母亲赵君陶那里。

  在母亲的住处,李鹏认识了一位来自四川的李姓按摩师。在看到李师傅给母亲做按摩的时候,李鹏发现她手法高超,按摩有很好的效果,于是就偷偷学了几手。

  等到李鹏回家后,他自己模仿李的手法,给朱琳提背筋、按摩。没想到,这居然有效,没等李鹏按摩完,朱琳就睡着了,没有了失眠的困扰。

   小鹏的出生

  两人结婚没多久,1959年初,朱琳出现了严重的孕期反应,到医院检查后,被证实怀孕了。

  这是李鹏和朱琳的第一个孩子,李鹏的母亲赵君陶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她盼望已久的孙子就要出生了。

  1959年5月,朱琳被送到了北京,和赵君陶住在一起,静待生产。

  不过一个意外,让李鹏夫妇差点失去这个孩子。

  1959年5月末的一天,朱琳陪赵君陶坐公交车到李鹏的五舅母夏之栩家探望。在车上,朱琳和赵君陶互相谦让座位时,公交车突然急刹车,朱琳向前一冲,一下子蹲下来,结果发现出血了。

  赵君陶急忙叫车把朱琳送到协和医院保胎。

  一周后,朱琳去复查。医生检查完后,发现朱琳的情况很严重,立即让她住进了危重病房。赵君陶被医生责怪疏忽,并被告知:“孕妇的羊水破了,大人和孩子都有危险,必须卧床休息!”于是,朱琳一进协和医院就单间隔离,不许下床,鞋子也被收走了。

  过了两天,还是没有孩子出生的消息,赵君陶急忙向邓颖超求助。邓颖超请来了中国当时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前去会诊。经过诊断,林问赵君陶:“孕妇的情况很不好,羊水破了,你是保大人还是保小孩。”赵君陶想都没想说道:“大人也要,孩子也要。”面对赵君陶这样急迫而恳切的态度,林说:“那好,我尽力而为吧。

  在林巧稚和协和医院的精心护理下,朱琳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6月7日星期天,赵君陶一早就在产房等待室门口,静静地祝福。李鹏的大儿子李小鹏就在这天出生了,刚生下来时不到5斤重,本来准备放到保温箱,医生看到婴儿的身体状况还可以,就没进保温箱。

  朱琳和李小鹏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赵君陶每天都要从十几里外的北京化工学院赶到协和医院看望照顾。经过医院观察情况基本正常以后,朱琳和儿子就出院回到了赵君陶的住处。

  当时在丰满的李鹏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方面为得到一个儿子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担心朱琳的健康。在朱琳带着李小鹏在北京坐月子的时间里,他只能经常通过长途电话询问他们母子情况。

  1959年11月,朱琳带着儿子回到丰满,李鹏亲自去车站迎接她们,朱琳怀抱着儿子小鹏,身边还跟着一个保姆。

  “我看到小鹏白白胖胖的,高兴极了。”李鹏回忆。

  当时,他们在丰满的住房条件不是很好。李鹏一直住在招待所,房间虽然很大,但是只有一个房间,保姆带着孩子和李鹏他们住在一起很不方便。

  为此,李鹏想了一个“笨办法”,用三个柜子把房间隔开,留出一个通道出入。但是这个做法“自欺欺人”,李小鹏晚上哭闹的时候,李鹏他们也会被吵醒。

  终于,过了一段时间,招待所腾出了一个小房间,李小鹏和保姆有了自己的“住处”。

  除了住房条件,那时候,他们还要克服生活上的不少困难。

  招待所没有烧饭的地方,但是可以订到牛奶,也有开水。于是,在朱琳母乳不够的情况下,他们就用开水把牛奶煨热再喂给李小鹏吃。

  招待所没有浴室,给李小鹏洗澡成了难题。李鹏夫妇就买了一个大瓦盆给李小鹏洗澡。小鹏的吃住和洗澡问题解决了。

  1960年春,时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的刘澜波到丰满视察。视察结束后,刘澜波对李鹏说:“把你的儿子带到车站让我看看。”李鹏就带着小鹏到了车站,刘澜波看到李小鹏活泼可爱,很高兴。当时,全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刘澜波把他车上带的好吃的东西都留给了李小鹏。

   小琳和小勇

  1961年6月1日,李鹏和朱琳的第一个女儿李小琳出生。

  1961年5月,李鹏被任命为东北电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兼调度局局长,从丰满发电厂调到位于沈阳的东北电管局工作。

  他们家搬到沈阳的时候,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李鹏全家住在东北电管局的职工宿舍,叫东电后院。李鹏被分配的房子是一套两居室,带有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和一个过道,使用面积34平方米。房间地面铺了木地板,还用油漆刷了墙围。按照当时的条件看,算是相当好的住房。

  1960年下半年,朱琳第二次怀孕。当时,李鹏工作的单位东北电管局在沈阳没有自己的医院,铁路局有医院。李鹏找到自己的老同学、时任铁路局局长的王树恩帮忙,安排朱琳住到了铁路医院生孩子。

  朱琳要生的时候,李鹏把小鹏送到了北京他母亲赵君陶那里抚养。临行前,朱琳专门为小鹏做了三鲜馅馄饨。

  “我们看着小鹏津津有味地吃着,吃完一碗又要一碗。想着儿子就要去北京了,大琳心里有些酸楚。”李鹏回忆到。

  李小鹏在北京生活的那段时间,有好几次李鹏夫妇想念儿子的时候,就把李小鹏接回沈阳住一段时间。

  1961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也是李小琳出生的日子。李鹏一直守候在产房的过道里,焦急地等待孩子的出生。到了中午12点钟左右,李鹏听到产房里面传出了婴儿啼哭的声音。李鹏看到母女平安,心里才踏实下来,就急忙赶去参加东北电管局召开的生产调度会议了。

  李小琳出生以后,给李鹏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但由于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最严重的时候,也带了不小的家庭负担。

  因为母乳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朱琳一直坚持自己喂奶,小琳吃了一年多的母乳。当时,朱琳本身营养不良,又给小琳喂奶,影响了产后恢复身体。

  李小琳出生后,李鹏骑着自行车到郊区的市场上买了一些蔬菜、鸡蛋、小米等副食品,给朱琳补充营养。后来经过电管局里批准,订了一瓶牛奶,晚上给李小琳喝。

  有一天晚上,李鹏夫妇被李小琳的哭声吵醒。李鹏对他们请来照顾孩子的老奶奶说:“也许是饿了,拿牛奶喂她吧。”但奇怪的是,李小琳一碰奶嘴就左右摇头,并大哭,只喝妈妈的奶。

  “我们才知道,每天的牛奶都被我们请来照顾孩子的老奶奶独自喝了。”李鹏说。

  而当李小琳的哥哥李小鹏三岁时,李鹏的母亲赵君陶设法把他送到了北京西郊青龙桥的六一幼儿园。

  朱琳送儿子去六一幼儿园的当天,李小鹏吃完饭和妈妈再见。朱琳和儿子说再见,儿子大哭喊叫:“再见错了,妈妈回来。”老师用眼神示意:走吧!你一走,他就不哭了。

  小鹏在六一幼儿园三年的时间,都住在园里,两个礼拜才接回家一次。

  “应该说,小鹏在六一幼儿园养成了爱集体、爱劳动、爱同伴的良好习惯。”李鹏回忆。

  1963年,小琳出生一年半后,朱琳又意外怀上了第三个孩子。当时,李鹏夫妇犹豫要不要这个孩子。

  铁路医院妇科的巴主任对他们说:“根据我的长期临床经验,你怀的这个孩子可能是男孩。另外,依我的经验,月子里得的病要月子里养,妇女在月子里得的病,在下一个月子里就能治好。”听了大夫的话,他们决定要孩子。

  “如今,小儿子小勇一听我们讲这段历史就非常‘生气’,说,谁说的要消灭老三?”多年以后,李鹏回忆道。

  为了保证朱琳坐月子的时候把身体调养好,李鹏做了充分准备。李鹏想到了两个办法给朱琳增加营养:“首先,我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蔬菜、鸡蛋等营养品。其次,就是自力更生。那个时候在沈阳,差不多家家户户挖地窖储存白菜和萝卜和在阳台上搭鸡棚养鸡。我在宿舍对面也搭了一个鸡棚,到了春天,我买了40多只雏鸡,每天把菜叶切碎,掺一点玉米碴或玉米面,给鸡喂食,小鸡逐渐地长大了。大琳生完孩子以后,在月子里每天炖一只母鸡,她只喝汤,吃一个鸡腿,其他的鸡肉归我吃。

  1963年9月6日,李鹏的第三个孩子出生,出生的时候重达8斤,又白又胖,十分可爱。李鹏夫妇在他5个月大的时候,照了一张照片,至今仍然保存着。

  开始李鹏打算给他起名叫小陶,以纪念他的爷爷。李鹏的父亲在八一南昌起义的时候化名李陶,李鹏的母亲叫赵君陶。所以,李鹏想用这个“”字给孩子起名。

  后来李鹏征求母亲的意见时,她不同意,认为这个字犯上了。她说:“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应该继承他爷爷的事业,做一个军人,就叫李小勇吧。“说来也巧,1979年,李小勇果然参了军,当了一名小战士,在部队受到了锻炼。

  李鹏调到阜新发电厂后,把李小琳、李小勇一块送到了阜新幼儿园,就在他们住的宿舍对门,相距不过50多米,打开窗子就能看到家。当时,小琳、小勇经常哭闹,他们站在幼儿园阳台上,望着家,拼命叫喊:“我要回家!

  后来,在同事帮助下,李鹏夫妇请了一个保姆,两个孩子就再没有住过幼儿园。

   全家做的沙发

  1974年10月4日,已经调到北京电力局工作的李鹏在回家路上,不幸被车撞了。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宣武医院病床上,看到妻子朱琳泪流满面地坐在他身边。大夫对他说,他伤得不轻,右肩的锁骨骨折,左侧四根肋骨受了伤,所幸头部没有严重损伤。

  李鹏受伤期间,朱琳要一边照顾他,一边上班。当时,朱琳已调到北京电力局外事处,在局里开办的英语训练班主持工作。

  英语培训班设在西直门外的北京电力学校,离宣武医院相当远,要倒三次公交车才能到。“她那段时间很辛苦,一边要照顾我,为我炖鸡汤,准备补养品,一边还要上班。”李鹏说。

  出院后,李鹏就回到新壁街41号的家里,这是一座四层楼房。李鹏一家五口住在第二层,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带单独的厨房、卫生间和很大的阳台,按照当时的条件,是不错的房子。

  李鹏出院时,医生曾嘱咐他适当做一些双肩的运动,或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让受伤的锁骨恢复得更好,不至于僵化。

  李鹏和家人商量干什么家务促进恢复。当时,下乡返城知青里兴起了打家具的热潮。李鹏就想自己也做一套家具,以此来练习右侧肩臂的活力。最终,他提出做一对简易沙发,得到了两个儿子的积极响应,全家也都表示支持。

  第一步,由小鹏上街买了一本做沙发的书。书上并没有完整的图纸,但每个部件都标有尺寸,都是按比例画的。这个时候,李鹏发挥了工程师的才能。他首先选择了一套简易沙发的图纸,然后放了大样,把每个部件都描下来。李鹏的主车司机刘继宗帮他们购买了一些木工用的工具。

  接着,他们开始选择材料。因为是简易沙发,用的材料并不多。他们把家里的一张旧椅子拆开,又从李鹏母亲赵君陶那里找了几张木板。刘继宗上街买了两块水曲柳版。材料备齐后,李鹏一家就开始照图施工。

  做沙发时,李鹏负责指挥,也亲自动手,李小鹏是主力,李小勇是帮手。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简易沙发的主要部件都做出来了。部件之间,基本上都要用榫来连接。榫的制作比较费力,劳动强度比较大,要按照图纸的结合点,做得合适才行,这基本上都是李小鹏做出来的。

  他们用了一床旧被子做了沙发的坐垫和靠背,买了一块较厚的布料作外面料。为了使扶手光亮,李小鹏专门回到帽儿胡同奶奶赵君陶家请教邻居张树民。按照张介绍的经验,李鹏他们买了几种砂纸把扶手抛光了,上了清漆。这样,一对简易沙发大功告成了。

  这是李鹏一家来北京后,家里的第一对沙发,为接待客人来访提供了方便。

  “第一对沙发制作成功后,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我看还剩余了一些材料,差得不多,又接着打了第二对沙发。”李鹏回忆。经过劳动后,李鹏的右肩锁骨确实恢复得比较好了。(林周灵)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