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在纪律和规矩这个问题上人人有责
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那是我们民族的精华
问:今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他曾多次表示:“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请结合扮演焦裕禄的经历,谈谈您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
李雪健:电影《焦裕禄》的创作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觉得焦裕禄是我们这代人父辈的一个典型代表。拍电影《焦裕禄》时,当地老百姓做群众演员,有些场景都不用导演说戏,他们就知道拿什么道具、怎么做,给他们报酬,一分钱不要。有一场戏,群众演员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他们一直陪着我们拍戏到天亮。他们对焦裕禄的感情让我记忆深刻。为什么大家会这样?是因为焦裕禄,他这个人,他这种精神,深深地埋在了老百姓心里。那是什么埋在了他们的心里?就是咱们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心中装着人民。对我们这些创作人员来说,拍摄电影《焦裕禄》的过程也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
焦裕禄精神在今天是什么?那个时候焦裕禄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这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心。现在要谈焦裕禄精神,就是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的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需要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永远适用,而且永不过时。199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经作过一首词,叫《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每当谈到焦裕禄,我就说要好好学一学这首词,心头顿时就有了一股力量。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念一下这首词,心里就有一个想法,虽然我是个普通人,能力有限,但是我愿意跟着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做一个坚硬的小石子,铺路的小石子。我有这种激动,有这种感动。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那是我们民族的精华。
把优秀的共产党员介绍给广大观众,这是我的职责
问:杨善洲是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您通过电影《杨善洲》再现了一个永远把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领导干部光辉形象,请您具体谈谈。
李雪健:接受演杨善洲的任务,我还是像接受演焦裕禄的任务似的,我骨子里想演。只要是共产党员好人,我从骨子里想演。我是演员,把优秀的共产党员介绍给广大观众,这是我的职责。我听过杨善洲的事迹报告,但当时心里有过问号。我对这个人物的真实性有过怀疑,世界上真的有这样无私的人吗?我是带着问号提前去保山体验生活的。
要搞创作,第一步要先去体验。我上了大亮山林场,看到过去曾经是光秃秃的一片山,现在变成了一个大森林。这森林不是假的,是这个老爷子退休之后带了一帮人,独自在山里20多年干出来的。林场交给国家的时候,价值近4个亿。
我又到了山里头,到了他的家,看到了他农民的老伴儿,农民的大女儿大女婿,还有普通工作人员二女儿二女婿、三女儿三女婿等等一些亲人。我还接触了一些和他共过事的人,听了一些有关他的故事,比如他常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猪粪,给树苗做底肥;到垃圾箱里捡纸杯、装方便面的纸碗,当营养袋,培育“百日苗”。再比如他到农村下乡,吃饭从来都是花自己的钱。有一次他的秘书没有给人家结账,他很生气,让秘书回去补钱,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听到这些以后,说句心里话,我为我曾经有过问号而感到羞愧。
当时我心里就暗暗发誓,我要玩命,要尽最大努力把他演好。在开机仪式上,我化上妆,穿的衣服,戴的帽子,还有笔、拐棍等道具,都是杨善洲用过的。老百姓非常热烈,还没拍呢,还没有看到我能拍成什么样,怎么那么热烈?因为我在演杨善洲,老百姓就给我鼓掌。可见杨善洲在老百姓心中是怎样的地位。
在创作中,当地老百姓编的一些顺口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家乡有个小石匠,参加土改入了党。头戴竹叶帽,身穿百姓装,穿着草鞋干革命,创建了滇西大粮仓,一身泥,一身汗,大官他不像,像什么?像个种田郎。”短短几句,这是老百姓对他几十年来的总结。
杨善洲退休时婉言谢绝了按规定到昆明安家休养的待遇,说服了家人,留下一句滚烫的话:“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欠了家乡人的债。在职时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对家乡的人说过:“退休后,我会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他为什么上大亮山种树?他是要完成他的承诺,这个承诺是什么?是党旗前面的宣誓!
有人说,你都退休了,何必自讨苦吃?他说,我的职务虽然退了,但我的身份没有退。什么身份?共产党员!现在各行、各界、各业都爱讲职业病。杨善洲说共产党员也有职业病啊!共产党员的职业病是什么?共产党员的职业病是自找苦吃。他上山了,老百姓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他上山20年,20年以后秃山变成了大亮山林场,他把林场交给政府以后,老百姓又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家乡有个小石匠,当官退休福不享;种树二十年,荒山披绿装;造福子孙千万代,为民服务永不忘;活到老,干到老,富翁他不当,当什么?当个共产党。”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
问:用权,是为官之“要”。焦裕禄、杨善洲一生都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请您结合这两位楷模谈谈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权力观。
李雪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困农家,后来参加了革命队伍,在部队、农村和工厂里做过基层工作。从农民成长为战士,从战士晋升为干部,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劳动人民的本色。焦裕禄深知民间疾苦,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定要还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亲属和他人谋取好处,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坏规矩。焦裕禄的权力观就是为兰考人民办实事,为困难群众解忧难。
再说杨善洲,他兄弟姊妹6个,仅活下来2个,家里仍养不起,就把他托养给一位农村医生,在大亮山挖草药、卖草药,然后凑学费。解放后,国家分给他家十多亩地,还有房子和牲口,他非常感动,却不知道怎样来感谢共产党。后来他找到了报恩的方式,那就是把党交给他的每一项工作做好,让党满意、让群众满意。
在杨善洲的观念里,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应当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常常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杨善洲妻儿户口在偏远农村,生活艰苦,按政策规定本可转为城镇户口。但身居领导岗位的杨善洲几次坚决推辞,把“农转非”指标留给其他同志。二女儿杨惠兰初中毕业后想去参加县里招工考试,因为农村户口不符合招工条件而失掉机会。杨善洲一辈子把“后门”关得紧紧的。然而,他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前门”却总是敞开的。他了解到有科技人员和农村老教师的家属在农村,生活困难,就主动帮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家属办理了“农转非”。杨惠兰知道后,流着眼泪给他写了一封信,说:“爸爸你这么做,我们家里人都很理解,但是做你的亲人,做你的子女都挺不容易的。”杨善洲看了孩子的这一封信,一宿都没有睡,后来大病了一场。没办法啊!杨善洲说:“我发过誓,咱们都是为了老百姓,你还有书教啊,有多少人没书教,有多少孩子没学上啊。”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这句话是杨善洲在日记中的心声,更是他为官几十载对自己权力观的最好注解。
焦裕禄、杨善洲还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什么是对子女真正的爱。听听焦裕禄、杨善洲等这些优秀干部的子女们对父亲的评价:“父亲很贫穷,但是我们觉得他很‘富有’,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座精神的金矿”“爸爸任何物质都没留给我们,但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享用不尽的,我以能有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风气之下,怎么来搞创作?我们要反思,只有把我们做的东西做得更好才行
问:1990年,电影《焦裕禄》上映,社会反响强烈。然而,据说2011年电影《杨善洲》在放映之初票房并不高,大大出乎您的意料,是这样吗?
李雪健:1990年,电影《焦裕禄》开始放映,我跟着剧组跑遍全国,我们当时拍的时候,也就是说给党员干部看看,没想到得到老百姓那么大的欢迎。一开始还组织看,后来就不用组织了,很多人都是自己买票看第二遍的。有的县领导开着车去看的,看完以后都不好意思坐车了,让司机把车开走,自己走回去的。
《杨善洲》是2011年7月19日在全国公映的,那天我到昆明参加首映式,反响非常热烈。回到住地我就给我爱人打电话,挺想知道北京首映的情况。我爱人去了一家影城,《杨善洲》只在中午12点排了一场,观众只有三个,其中一个还是我爱人。过了两天,我儿子说一家位于繁华地段的影院晚上7点给《杨善洲》排了片,这回观众多了两个,有五个,但其中一个是我儿子。当时同期上映的是一个美国大片,叫《变形金刚3》,一天票房就破了亿,那部电影我后来看了,拍得非常好,我承认。但是你不能否认《杨善洲》拍得也不差。《变形金刚3》是美国发达国家的英雄主义,那么《杨善洲》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英雄主义,他的英雄主义就那么值钱,我们的英雄主义就那么不值钱?我挺别扭的。我们是主旋律的片子,美国大片不一样是在宣传他们的主旋律——英雄主义吗?我们却漠视自己国家的主旋律。
当然,后来情况逐渐好转。我有个朋友想带着孩子去看,孩子就是不愿意,我朋友就硬把孩子拉进了影院。看到一半,朋友给我发了条信息,说他孩子流泪了。我给他回了信息,说给你回信息的时候,我在流泪。
这个片子得了几个奖,我最看中的就是“大学生电影节”这个奖。我儿子说过,我这样的演员在年轻人心中“人气不旺”,但我上台领奖时,同学们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说,这个掌声不是给我的,是给老爷子的,是对杨善洲这个人物的认可和热爱。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风气之下,怎么来搞创作?我们要反思,只有把我们做的东西做得更好才行,得玩命。同时,搞文艺创作也要继承优秀的传统,忘记过去就是对历史的背叛。
有一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支撑着我们
问:您曾在多个场合提到“精神食粮”,表示文艺工作者就是要沉下心来搞作品,没有作品就是没有精神食粮,没有饭吃那是要饿死的。没有精神的食粮,人是要变的,人就活得没有意义。能否请您跟我们具体谈谈您对“精神食粮”的理解。
李雪健:这个精神食粮,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精神文明,这两手都要硬,要是没有精神食粮,也就没有精神文明,那么好不容易达到的那个物质文明,慢慢地也会失去,这是相辅相成的。
我简单地举一个小例子,如果没有精神食粮在支撑着焦裕禄这些英雄人物,他能成英雄吗?成不了,我们想做点事,想把它做成了,得克服多少困难?如果没有精神食粮,没有一种精神的支撑,你面前的困难就很难解决。我们这样穷的一个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发展如此之快,那是因为有一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支撑着我们。
无论是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都要时刻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问:“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现实表明,规矩不严正是一些人最终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的重要原因。您怎么看纪律和规矩?
李雪健:纪律和规矩,是我们的党、政府、军队,自有到今天,通过成功的经验、血的教训,总结定下来的。每个人特别是党员,心里都要有纪律这根弦。
在纪律和规矩这个问题上人人有责。比如我想做某个事,我完全做不了,这个事不是坏事,但我也做不了。我旁边那个人他想做,他就做成了,怎么做成的呢?他就送了两张电影票。送两张电影票就批了,就做成了。后头不送电影票了,烟里加钱。后面不送钱了,送卡。不送卡了,送字画。这不都是从小处违反纪律,破坏规矩,慢慢起来的嘛。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也大都是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开始的。所以我就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人人有责,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是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都要时刻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既要把握大节,更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纪律“底线”。
随着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也带动了社风民风的好转,这个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问:当前,全党上下正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让您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方面?
李雪健:通过党中央的一系列行动,党群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老百姓对党的感情和信任越来越浓厚。过去战争年代脑袋掖在裤腰带上,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们也不能懈怠啊。我们这一代人知道穷的时候啥样子,逃荒要饭饿死人的,我们的今天是真正来之不易的,要珍惜。曾经的公款消费造成了大量浪费,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一个庄严承诺,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拍手称快。而且随着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也带动了社风民风的好转,这个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中央纪委网站办得非常好,不仅及时发布重大案件信息,而且畅通了我们老百姓监督举报的渠道,大家发现搞不正之风和腐败的随时可以举报。
老百姓是永远支持、拥护反腐败的
问:您如何看待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对治理腐败您有什么建议?
李雪健:我的建议就是反腐败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作为我们普通人,老百姓是永远支持、拥护反腐败的。作为一个演员,我也愿意为反腐倡廉工作做点我应做的事。反腐败也要有精神食粮,我们希望有好的反腐题材作品不断出现,越多越好,观众能从中得到反思,得到教育。
反腐败的任务十分艰巨,反腐败斗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注。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之前也演过《高纬度战栗》这类反腐的电视剧,我们愿意为净化社会风气出一份力。
反腐倡廉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我想起老百姓给杨善洲编的一段顺口溜:“老书记啊老书记,人人当官都像你,锅里有米人不急,信访部门要撤离,纪委监督要闲起,百姓和谐人不欺。”的确,反腐败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活。千千万万老百姓都是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民族的。我们要一起共同努力。
我的追求就是向着一个高度努力,借角色传达一种思想,张扬善良,鞭挞丑恶
问:您在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时表示要“用电影来抒写中国梦”,那么您心中的“中国梦”是什么?
李雪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每个家庭有家庭的梦,每个民族、国家都有一些梦。但是你仔细一想,有时候你的梦虽小,但合起来一想,都要归到中国梦上。你不归到这个中国梦上,国家不富,你那个小梦能实现?国家不稳定,你那个小梦能顺利?
“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们要按照这句话时刻地要求自己,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要落实在我们一切的行动上。
我作为一个演员,我的追求就是向着一个高度努力,借角色传达一种思想,张扬善良,鞭挞丑恶。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图的就是创作一个人物就要多留些年头,再过十年八年或者几十年,大伙儿想起来、提起来,还能够再拿出来看一看,看完觉得还行。这就是我的梦想。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自己握拳头宣誓的誓词
问:请您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题写一段寄语。
李雪健: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自己握拳头宣誓的誓词。就像《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这首歌里唱到的: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焦裕禄、杨善洲在人民中间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实。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继承他们这种好的传统,要学习,要去做这样的党员。
(采访整理:景延安 徐梦龙 摄影:李放)
嘉宾简介
李雪健,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曾主演《九·一三事件》《焦裕禄》《杨善洲》《横空出世》《渴望》《水浒传》《嘿,老头》等戏剧影视作品。荣获飞天奖、金鹰奖、百花奖、金鸡奖、金马奖等多个奖项。
采访札记
“我想把优秀的共产党员介绍给广大观众”
银幕上的他,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银幕下的他,是一个普通的演员,也是一个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是李雪健。
初夏的午后,刚刚结束拍摄工作的李雪健接受了我们的专访。整洁朴素的上衣别着一枚鲜红的国旗徽章,这是他的一个习惯,走到哪里衣服上都会别着一枚党徽或国旗徽章。每当说起党和国家,他满腔的赤诚和热情溢于言表,“以前能戴党徽就证明你入党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分子了,很骄傲,所以一直保留了这个习惯”。
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把握、形神俱佳,李雪健让焦裕禄、杨善洲,这两位我们党的优秀领导干部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亿万人民的心里。正如他自己所说:“只要是共产党员好人,我从骨子里想演。我是演员,把优秀的共产党员介绍给广大观众,这是我的职责。”
“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李雪健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清醒和自省意识,“观众喜欢我,是沾了我所饰演的角色的光”,“我从来都是为人民在演,为观众在演。”他说,“如果观众认可,我很珍惜。如果观众不认可,我会更加在乎。”
采访过程中,李雪健拿出他精心抄写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激情朗诵。他还拿出在云南保山体验生活时,听到的当地老百姓为杨善洲编的顺口溜。“文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也是李雪健一直践行的创作之道。面对娱乐至上的风气,他忧心忡忡。他说,演员也得有“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精神,得“玩命”,全心全意地去塑造角色,尽力演好,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珍惜“演员”这两个字。
谈及反腐败,李雪健振奋而坚定,“老百姓是永远支持、拥护反腐败的”“不反腐败,不咬牙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可能面临危险”。多年来,李雪健多次义务参与廉政公益广告的拍摄。他说:“我愿意为净化社会风气出一份力。”
从一点一滴做起,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这就是党员演员李雪健的孜孜追求。(徐梦龙)
编辑:SN098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