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手艺活:李瑞环劈柴做家具李岚清自学篆刻
一直以来,人们看到的多是领导人在政治舞台上的风采,却很少有机会了解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手工制作的家具一亮相,就立刻受到人们的关注。
李瑞环 用劈柴亲手做家具
11月28日,记者来到广州艺术博物馆。7天前,“中国紫檀博物馆馆藏珍品特展”在这里拉开帷幕,李瑞环亲手制作的17件家具正是这个展览的一大亮点。据介绍,直到十几年前,李瑞环都已经是国家领导人了,家里还在使用这些家具。博物馆为李瑞环的这组家具开辟了一个独立的展区。1张双人床、2个床头柜、4个双门书柜、1张书桌、1把椅子、2个单人沙发和1张小茶几,展区正中间还放着1张八仙桌及4把方凳,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家具,这里几乎都能见到。
1934年9月,李瑞环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县(2001年撤县设区)霍各庄镇陈家口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曾回忆说:“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后来,李瑞环成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一名工人。
1965年,李瑞环出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其间,他参与了沙发的设计:改进靠背设计,使它靠起来更舒适;并通过对支撑腿的改造,令它放置更稳固;将扶手改为全木质,色调也相应变浅……
1966年至1971年,李瑞环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苦难的岁月中,他重操旧业,用扫大街捡来的树杈和别人不要的劈柴做材料,手工拼接成沙发、餐桌、凳子、写字台等26件家具。有时候,仅一件就得用800余块劈柴。这一时期,李瑞环做的家具主要由深浅两色木料拼接成菱形花纹,远远看去如同手工绘制般工整,只有走近仔细观赏,才会发现拼接时留下的微小缝隙,但用手摸上去非常光滑,完全没有痕迹。
“文革”结束后,李瑞环调任天津市市长。当了领导,他也没有丢下木工手艺,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家具,只是风格和原来的有了明显区别:以常见的杂木为主料,水曲柳贴面,再涂上自己调制的红褐色漆;设计上也更接近现代家具的简洁明快。
李长春 自制家具相伴四十年
相比之下,知道李长春也会木工手艺的人并不多。11月27日,记者来到中国紫檀博物馆,在东展厅西北角见到的一个衣柜和一个书柜就是由李长春亲手制作的,并曾陪伴了他近40年。
衣柜高约1.6米,左侧镶有一面扇形梳妆镜,右侧是一面长方形的穿衣镜。柜体上的4个抽屉均匀分布在两面镜子下,梳妆镜下还设有一排储物格。储物格的两扇玻璃门上各有一只手绘喜鹊,它们昂首相对,立于腊梅枝头,相映成趣。衣柜的造型虽然有强烈的年代感,但因为经过了打磨,表面形成包浆,色泽依然鲜亮。
与衣柜相比,书柜的设计更加古朴自然。约1.5米高的书柜共分4层,上3层是陈列层,配有玻璃拉门,最下一层设计成对开门,以免书籍受灰尘和湿气的影响。“八”字形的底座支架,有利于书柜在长期使用中能保持稳定。
1968年,24岁的李长春进入辽宁省沈阳市开关厂做技术员。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工厂会定期把各地发来的包装箱作为劈柴分给大家烧火做饭。李长春舍不得全部烧掉,从中挑选了一些大的木料,自学制作家具。
两件家具尽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抽屉、拉门依然活动自如。紫檀博物馆办公室主管孙百珍说,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们是榫卯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结构方式,主要特点是很少,甚至不用钉子。比如这个衣柜,就只在合页上使用了钉子。现在市面上很多家具已经失去了这一传统特色。”在孙百珍看来,这正是此次展出的意义所在:“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那个时代自制家具很普遍,这两件家具反映了时代特色。最重要的是,它们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抹记忆,让现在的年轻人能更好地感受和继承。”
李岚清 篆刻记录生活趣事
李岚清的篆刻技术是他从晚年才开始学习的。
2003年,李岚清从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上退下来。他给自己的退休生活规划了8个字——健身健脑、读书创作。篆刻,就是他健脑的独特途径。
小时候,李岚清家的胡同口有一家刻字店。他每天都去看师傅们刻字,觉得非常有趣,就用修脚的刀子在普通石头上刻着玩。李岚清觉得,那就是自己在篆刻艺术上的所有“功底”。退休后,71岁高龄的李岚清决定重拾年少时的兴趣,自学篆刻。
初学时,李岚清的好朋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曾经“警告”他:“学篆刻可得小心,是会上瘾的。”李岚清对此满怀信心:“我自认为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这种痴迷上瘾的事儿,应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可没想到,这一学,他竟然真的陷了进去。“为了一方印,即使影响睡觉我也一定要刻完。有时候很晚了,夫人叫我去休息,我手一抖刻坏了,还要冲她生气。”李岚清就像一个饿久了的人,如饥似渴地研究篆刻艺术,到2012年,他已刻了800多方印章。
传统的印材如寿山石等价格较高,李岚清就找了不少新材料代替,如人造石、瓷、砖块、木头等。考虑到外形美观的问题,他别出心裁地将漆艺、点螺、擦漆、贴金等工艺技法加以利用,使制出的印章兼顾经济与美观。他还很注重篆刻形式的创新,总是试图刻一点别人不常刻的东西。有一回受人之托篆刻生肖印,他查阅印谱,发现大都是传统形态,于是就尝试将卡通画入印,并尽量使它“长”得可爱一点。
李岚清篆刻的内容记录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有亲历的历史事件,如“世行无息贷款,教育项目优先”、“三来一补,功不可没”;有对处世的体悟,如“乐道”、“圆融”、“诚信”;还有对不良现象的批评,如“过度包装”、“不合格”等;更多的是记录其生活趣事。
“石可言美、石可言志、石可言情、石可言趣、石可言事”,李岚清用这20个字来形容他对篆刻艺术的感悟。他更想做的,是让更多人体味篆刻之美。他研究出许多篆刻的新材料和新技法,就是希望能把篆刻变成一项“大众艺术”,赋予印章更广泛的用途。“年轻人喜欢结婚交换戒指这一套西方文化,其实也可以增加点中国元素——交换印章;父母金婚、生日纪念,子女送他们一对印章,比什么礼品都好。还有,可以学习奥运会的‘中国印’,把篆刻用于商标、标志。”李岚清说:“让篆刻艺术跟进时代步伐,贴近大众,走向现实生活,雅俗共赏,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李铁映 铁笔刀书第一人
在女儿明鉴眼中,李铁映对瓷器的热爱与钻研,让他在退休后开始了一段与以往不同的人生。
李铁映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虽然是物理专业出身,但年轻时就对书画艺术创作情有独钟,对瓷器艺术更是痴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多次深入景德镇的博物馆、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甚至作坊,与景德镇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研究探讨珐琅彩瓷的发掘与传承。他还尝试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将石头、玻璃、石英等材料融合到陶瓷创作中,使作品的结构、颜色更合理、出色。
因为热爱,李铁映利用业余时间不断钻研、探索,时间一长,他在瓷器鉴赏方面也成了专家。紫砂是门综合艺术,集绘画、雕刻、泥塑、书法、工艺于一身。在行家眼里,一把紫砂壶不仅能体现形、色、声、味,还能反映出创作者本身的精、气、神、韵。有一次,李铁映在紫砂艺术家顾治培的工作室里见到了一把刚制造出的“争鸣壶”。壶的造型润和、圆滚,壶上停着一只活灵活现的知了,双眼明亮,薄薄的双翅似乎在振动。李铁映非常欣赏,竟脱口而出:“这把壶的主人,少说也该到知天命(50岁)之年了吧!”李铁映话音刚落,顾治培正好进入工作室,听到李铁映如此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年龄段,就知道遇到了行家。
对于瓷器,李铁映不仅仅会鉴赏,还亲手设计、创新。2004年,李铁映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一职,开始了专职“瓷器生涯”。置身于瓷器艺术中,他如痴如醉,逍遥自在,虽耗费了大量精力,但收获更多。至今,他亲手制作的作品已有几千件。
李铁映还擅长在瓷器的泥坯上刻书法作品。2006年,为了纪念父亲李维汉,李铁映精心挑选了瓶、樽、画筒等不同形状的15件德化窑瓷,在上面刻出父亲的出生年月、革命历程、历任职务以及在不同革命时期的历史贡献,用不大的篇幅,浓缩地记录下父亲光辉的一生。这组德化窑瓷,虽然形状不一,色彩不同,大小各异,但在这些文字的串联下,巧妙地融为了一个整体。
在泥坯上刻字是无稿创作,要有很高的书法造诣,还要很好地理解及把握泥土的特质,才能够做到行云流水、动静相宜。李铁映的这组作品被业内人士评价为“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刀的缓急来表现情感”,他从此被称为“中国铁笔刀书第一人”。
本文转载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