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要让农民装满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13.06.2014  10:27

6月10日至11日,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深入宜宾市农村调研,强调农业发展大有潜力,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产村相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走专业化合作化发展的路子,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特色产业,让老百姓装满钱子过上好日子。

10日下午,李昌平一行直奔江安县麻衣坝,察看了生猪养殖基地、大葱种植基地和新村聚居点。

看了养殖基地,李昌平指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怎么养猪,而是看到了农村改革方面的探索。第一,引进华西集团来建养殖基地,这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发展专业合作,“六方合作+保险兜底”,带动农民发展规模养殖,这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第三,把养猪业引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有利于农村分工分业。李昌平希望养殖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为稳定生猪市场、满足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作出新贡献。

在大葱种植基地,李昌平下到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大葱生长情况,并同村民进行亲切交谈。一位叫钟守富的老大爷正好路过,李昌平便问起了大葱种植和销售情况。当听到老人家的两亩多旱地都种植大葱,亩产三四千斤,收入七八千元时,李昌平开心地笑了。李昌平还同当地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饶有兴趣地聊起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收入情况,希望当地政府要支持农村加快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让更多的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

一到新村聚居点,李昌平就随机走进了一栋尚未完工的农房,详细了解房屋空间布局、建筑面积、建筑风貌和周边环境。当得知由于大量农村人口举家外出,农房闲置率大约在30%左右时,李昌平说,要通过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把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关键是要把产业发展起来,产相相融,助农增收,让农民装满钱子过上好日子。

11日上午,李昌平一行到筠莲县实地调查了海赢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塘坝乡乡村旅游业发展。

在海瀛食品加工园区,李昌平详细询问了醒世茶业生产、销售和质量检测情况,叮嘱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好品牌效应,开拓市场,做大做强,带动茶农增收致富。李昌平还参观了园区企业产品展台,了解生产经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助农增收情况。希望企业要走出去拓展市场,将好产品、好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来到塘坝乡幸福村,李昌平走进6组村民彭良聪兴办的农家乐。得知主人家去年收入十来万时,李昌平高兴地说,只有保留农耕文化、田园风光和乡村情趣,乡村旅游才有生命力;城里人到乡村,看的就是农村特色和田园风光。

随后,李昌平察看了沐映村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开发情况。李昌平指出,农业要注重多功能开拓,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正是农业的多种功能之一。发展乡村旅游,要通过旅游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资源共享,互助合作,避免恶性竞争。还要有基本的准入条件,屋外越自然越好,屋里越现代越好,让旅客能够享受良好的乡村旅游服务。

  午后,李昌平一行深入高县早白尖茶叶基地、罗场镇万亩蚕桑示范区,继续进行现场考察。

冒着蒙蒙细雨,李昌平登上茶叶基地的茶山,一一询问了当地的气候、土壤和茶叶种植面积、投入品使用、茶叶产量、经济效益等情况。接着,察看了制茶车间,听取了企业的历史文化介绍。李昌平强调,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茶叶产业一定要加强标准化建设,生产、加工和质量安全都要制定标准。通过行业标准化管理,强制提升茶叶生产水平,把茶叶品牌打响,把龙头企业做强,培育行业排头兵,带动茶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高县罗场镇蚕桑万亩示范区,李昌平边看边了解桑树品种、生长发育、桑园管理和春蚕养殖等方面情况,仔细询问病虫害预防的新思路、新方法,深入分析市场变化趋势。李昌平指出,老百姓栽桑养蚕要有比较效益,如果收入低、不划算,老百姓就会就会砍树毁园、弃桑从耕。强调要把握好市场规律,千方百计提高蚕茧品质,实施副产物综合利用,增加蚕农的经济效益。

调研结束时,李昌平充分肯定宜宾农业有特色、亮点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带动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李昌平进一步强调农业发展大有潜力,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把千家万户带动起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自己给自己打工,要通过就近城镇化,离土不离乡,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