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故居修缮完毕开放后市民可在藏书楼免费阅读

09.07.2014  12:36

  核心

  提示

  李劼人故居现在是成都唯一近现代名人故居,1939年,为躲避日军空袭,李劼人在成都东郊的菱角堰旁边修建“疏散房子”,起初以黄泥夯墙,茅草覆顶,且门前即是菱角堰,故李劼人将其居所命名为“菱窠”,意即“菱角堰旁一茅舍”。1958年李劼人利用“三部曲”再版的稿费将“菱窠”翻建为砖瓦房,李劼人在这里完成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改写工作。

  对于成都的文学历史来说,李劼人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处获悉,该馆整体修缮工作已经完成,此次建筑部分的修缮基本上依据1959年李劼人先生大修菱窠后的格局实施,对主楼、厢房进行了维修,恢复了厨房、藏书楼等的风貌。昨日,居住在北京的李劼人外孙女李诗华告诉记者,“我和外祖父外祖母一起,在那个世外桃源生活了6年。

  博物馆更名为“李劼人故居纪念馆

  目前,博物馆已更名为“李劼人故居纪念馆”。据介绍,历时两年的修缮,故居解决了因年久失修导致的房梁倾斜、实木朽坏、漏雨、白蚁啃食等问题,并改建碧桃轩为“李劼人生平事迹展厅”,还完成了修建办公用房和安保用房等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按照1959年菱窠大门的建筑样式恢复的大门正对着主楼。记者在展厅里看到一张老照片,正是李劼人的儿媳和孙子恬静地站在当年的老大门前,川西风情的大门上,“菱窠”恰似今日。

  据介绍,修葺一新的故居将于近日免费向市民开放。一层从东至西分别为客厅、餐厅、李劼人书房卧室及李劼人夫人卧室,二层为李劼人藏书楼。

  据工作人员张志强介绍,此次李劼人的亲属特别指认,在放置着书柜、书桌、床、穿衣镜、屏风等简单家具的李劼人卧室里,“书桌后的书柜上面挂着李劼人父母的照片,我们特别挂了上去。”而在李劼人夫人的卧室里,进门就能看见的梳妆台大气端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造型繁复的梳妆台后面还有一个暗格,大约有14寸电脑屏幕大,张志强告诉记者,这也他是第一次发现这个“机关”,“应该是放一些比较贵重东西的暗格。

  李诗华告诉记者,一楼所有的家具都是楠木制作,“是李劼人用当年青羊宫祖坟周围的楠木做的。”她告诉记者,当时家里来了个木匠,和李劼人一起商量设计家具,“木匠在家里住了一年,慢慢做出来的。”她还告诉记者,“大部分家具都运到北京用过,而故居开放后经过商量又全部运回成都,捐献给故居了。

  在二层的藏书楼,故居工作人员按照原有家具样式仿制书柜、书匣,记者一走进这个大房间,就闻到一股木香。张志强告诉记者,这次用香樟木定制了14个高矮玻璃书柜,40个书匣,“当年书匣一共有3层两排,书柜围满了整个房间,我们都尽力恢复,市民到这里可以免费阅读。”记者看到,《十三经注疏》《万有文库》等都是李劼人的“爱书”。

  李劼人是个美食家

  在主楼旁边,一个小房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里是恢复了的厨房,里面展示着李劼人生活的一面。厨房中间设一柴灶,灶上有大铁锅,锅上悬有一烟熏火燎的大瓦壶(方便热水),壶挂在枝桠上,以绳系梁上;灶右有木格碗柜,柜内有碗碟;有一个可移动的烧炭小炉子。墙壁上悬挂有簸箕和几串红辣椒,还有烧火凳、吊水壶、案板、柴火……把那个年代的厨房风貌展示出来。1930年秋,李劼人借了300元在成都指挥街开了一家“小雅”餐馆,餐馆的名字虽雅,却暗含“不登大雅之堂”之意。据传,开业当年,只有四张八仙桌大小的小雅总是高朋满座,还传李劼人自己独创的厚皮菜烧猪蹄是其中一道名菜。李诗华告诉记者,其实这些都是误传,“还是李夫人会做菜,李劼人更多的是品尝和鉴赏,他会和夫人或者厨师一起商量,一起研究菜品是否可口的做法,“他应该是个美食家。”而在李劼人的《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中,他还总结了中国菜二十手法以及中国菜三大流派。

  李诗华告诉记者,1953年,1岁的她从重庆来到成都,和外祖父李劼人、外祖母还有弟弟一起生活了6年,“这是我的世外桃源和温馨家园,可以说我是被万般宠爱。”7岁后,李诗华和父母一起开始在北京生活,直到现在,她现在每年都会回到成都。“原来故居没这么大,大概扩大了1亩,水井、藏书楼等都是原样。

原标题: 李劼人故居修缮完毕开放后市民可在藏书楼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