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赤峰之行释放3信号
安邦:李克强总理赤峰之行释放的信号
5月22-23日,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进行考察调研。关于货币政策,李总理表示政府将维持审慎稳健的政策立场,并仍然强调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同时盘活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内的资金存量。
李克强总理赤峰之行重申了当前宏观金融政策的基调。结合近段时间的形势看,下半年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正在增强。二季度经济数据将在政策决定中起到关键作用,而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将给出重要的线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前往内蒙古赤峰考察调研,期间收获了不少干货。据官方媒体报道,考察期间,李克强召开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来自能源、化工、有色、轻纺、食品等领域企业以及国有和地方银行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谈情况,提建议。李克强同大家围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了解,座谈会一开始,李克强总理就开门见山,请发言者“直言不讳”,“我们今天不讲面上的情况,不汇报成绩,只谈问题。”在总理鼓励之下,4位实体经济企业家大倒“苦水”,抱怨盖章难、融资难及实际贷款利率上浮等问题。李克强不时追问,直到把每个问题彻底核实清楚,并总结道:“现在看来,融资难、融资成本增加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
李克强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和潜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住突出矛盾,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把已确定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李克强指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这些表态再度引发市场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
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注意到,与早前央行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李克强总理的赤峰之行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的表述并无太多新意。前述报告称,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创新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接待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报告又称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着力降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对比之下,李克强总理的表态基本上与央行报告类似,显示政策基调并未发生转变。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读出一些信号来。
一是下阶段货币金融政策将重点关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李克强数次“点名”参会的有关部门官员把问题记下来,回去认真研究,对接好企业和金融机构各自的要求。他说,这次召开座谈会,主要是为了了解企业和金融机构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而在诸多问题中,融资难与融资贵最为突出。
二是下阶段政策将更突出针对性,并且以狠抓落实为主。近两个月,中国政府频繁出台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改革措施,前后共计十余项,如何落实(而非推出新的政策)将成为工作重心。
三是在实体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不排除下半年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其中的关键在于,“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从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长弱于目标,但依然处于范围区间;而外贸出口呈负增长,全年达标任务艰巨。这样的形势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并由海关总署出台了稳外贸措施。若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继续回落,进一步偏离全年目标,下半年各项政策可能有更多宽松政策出台。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转折带动预期转坏,央行兑现运用一揽子政策工具组合的可能性正在增强。
按照惯例,在二季度数据发布后,中央政治局将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在此之前(通常是7月底),宏观政策应会保持稳定,不会做出大的调整。但在那之后,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二季度经济数据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李克强总理赤峰之行重申了当前宏观金融政策的基调。结合近段时间的形势看,下半年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正在增强。二季度经济数据将在政策决定中起到关键作用,而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将给出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