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

14.03.2014  05:35

  21世纪经济报道 耿雁冰 张梦洁 北京报道

  [编者按]反腐是新一届政府的重大挑战。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谈及反腐问题时说,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他说。

  这已不是中央高层第一次就反腐做类似掷地有声的发言。与这种强硬态度相呼应的是,自中共十八以来,已有20余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同时,反腐的重拳也伸向国有垄断行业如石油体系。有学者据此判断,2012至2014年的反腐行动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不过,尽管这些可谓雷霆一击式“打老虎”,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但反腐的形势依然严峻。而当前已达成的共识的是,从实现治本的长远目标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将反腐纳入法治的轨道。这就涉及到法治国家建设的更大问题。

  本次专题着重探讨了与反腐最为核心的法制建设,涉及司法改革,依法行政,职务犯罪预防、官员财产公开等等。

  因为,法治是消除腐败的最好方式。

  3月13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出现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受来自中外的几百名记者采访。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围绕宏观调控、简政放权、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李克强回应了媒体的提问,“改革”二字贯穿全场。

  “我回想了一下,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我们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的。其基本取向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李克强表示。

  谈及反腐败,李克强表示,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此外,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

  “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李克强表示,放权的结果就是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

  在他看来,新增企业数据可以表明激发的市场活力。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三成,为过去十年之最。

  “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李克强表示。

  自文化部、财政部率先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开始,目前共有54个国务院部门晒出了“权力清单”,其中包括20个国家部委。对比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个别部门的削权放权幅度达1/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表示,国务院明确要求各部门公开全部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在推动政府权力公开运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公开发挥了表率带头作用。

  对于简政放权到何种程度才能满意,李克强表示,“还要继续啃‘硬骨头’,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程文浩认为,“今后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不断改进这项工作:一是扩充权力清单的内容,除了行政审批权力之外,还应逐步公开政府的决策权、执行权、处罚权、分配权等各类权力;二是扩大权力公开的层级,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权力公开的制度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尽快公开自己的权力清单,并对公开时限、公开途径等做出具体规定,这是规范权力公开行为的关键。

   确保对下放权力监督到位

  “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那就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李克强表示,放管结合都要体现公平原则。

  按照不久前的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在公开的审批事项目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或新设审批事项,这对于政府监管机制来说是一项重大变革,对监管部门来说,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两会”期间就表示,行政审批项目相比此前减少了70%,提高了中国企业竞争力,但下一步应该加强监管,防止不确定性和跨境资金流动性等风险。在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程文浩表示,对于各级监管部门来说,这项改革意味着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赖行政审批这种刚性方式实施监管,而必须创新监管的方式方法,如通过公共服务、信息公开等柔性方式实施监管。

  “从效果来看,放权并非是下放得越多越好,因为下级政府突然获得大量新权力,同样有滥用权力的可能。因此,上级在下放权力的同时,一定要围绕下放权力尽快构建起上级监督、同级监督、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督体系,以确保对下放权力监督到位、制约有力。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下放权力的初衷,也才能防止因权力集中下放而引发一波新的腐败。”程文浩说。

  此外,还要改革单纯依靠政府进行监管、事事依赖政府亲力亲为的状况,尝试将某些非核心监管职能移交给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担,提高社会和行业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国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总量巨大、流转复杂,当务之急是对现有的各类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然后全面公开这些权力和资源,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然而,让阳光照射进权力的“黑箱”并不容易。

  对于在推进简政放权当中遇到的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李克强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我们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目标要有个过程,但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李克强说。

  李克强表示,“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人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就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编辑 吴红缨 肖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