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四川考察记:“我对四川有割舍不断的感情”

27.04.2016  12:18

  “我对四川有割舍不断的感情

  ——李克强在四川考察记

  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陪同下来到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考察“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情况。本报记者 毛漫丁 摄

  四月芳菲,蜀中大地春重色浓,生机勃发。

  在奋力推进“十三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芦山地震恢复重建即将完成的关键时期,4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四川、来到雅安和芦山、来到成都,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新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带来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

  “四川人民是震不垮的,因为有各级干部当‘主心骨’,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我看到安居乐业、蓬勃向上的力量。”总理在雅安和芦山说。

  “四川人民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双创’如火如荼,做得很新潮,出乎我的意料。”总理在成都说。

  三天来,在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陪同下,李克强风尘仆仆,疾步城镇乡村、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园区企业、校园、创客小镇、农贸市场……一个个考察点紧凑务实,倾注着总理对四川和四川人民的深情。

  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陪同考察。

  “新的芦山挺立起来了,一定会大发展

  “砥砺奋斗,走出重建新路”“攻坚克难,同步奔康致富”——芦山地震纪念馆纪念台两侧的标语,传递坚定信念。

  一到芦山,李克强就专程来到这里,向“4·20”芦山强烈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和英勇献身的烈士敬献鲜花,鞠躬致哀。

  鲜花寄托哀思,更是真情告慰——

  三年弹指间,地震灾区涅槃重生,重建项目完工率和投资率双双超过95%,走出“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子。

  震中龙门乡,总理记忆犹新,灾区群众更难忘怀。震后24小时里,李克强踩着碎石和瓦砾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抢险救援,稳定了人心,提振了士气。三年来,他一直牵挂着灾区,多次对重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始终和灾区人民的心在一起。

  古城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子之一。得知总理要来,村主任高全良和村民们早早迎候在村口。身后,家家屋顶飘扬五星红旗,户户门前贴着感恩春联。“我保证让你们住上新房!”三年前,李克强踩在废墟上,握着村民高攀材的手坚定地说。再次握手,再次见到总理,高攀材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一切都变了。

  还是在这片废墟上,他家以统规自建方式盖起琉璃屋顶的两层小洋楼。李克强一边参观新居一边听老高细说地震前后生活对比。看到一家人住上了好房子,有了就业门路,总理感慨说:“四川人乐观向上,有震不垮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坚韧不屈。

  在高全良和高攀材家,李克强主动提出拍全家福。细心的村民发现,两次合影的背景,一次是一幅刺绣,名叫《家和万事兴》;一次是一张图画,名叫《江山如此多娇》。

  “感谢党委政府”“总理辛苦了”……人群中、道路旁、屋檐下,灾区群众双手举着一幅幅手写的字幅,抒发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感恩,对总理的深情。

  地震中,芦山县第二初级中学校舍面目全非,如今异地重建起宽敞美观、设施齐全的新校园,琅琅读书声远远就能听到。

  李克强来到男生公寓,1003宿舍里简洁有序。正对门的墙上,拼贴着一行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总理和同学们聊天,问大家想考哪所高中、上什么大学、以后选择啥职业。“我要考上北大,和您成为校友。”九年级一班的潘海清大声说。总理点头笑了,祝愿他梦想成真。

  在创客空间,李克强兴致勃勃参观孩子们的创意作品。他把大家招呼过来,一起在“创客空间”大字下合影留念。他勉励小创客们:你们就是未来的创客。

  再次行走在这片土地,总理的笑容,始终和灾区干部群众、孩子们的笑容相互映衬,定格为温暖的记忆。

  在新村,在园区,在校园,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到一处,李克强都情动于衷:“灾区群众从内心感激党和政府,表现出乐观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芦山是震不垮的,新的芦山挺立起来了,一定会大发展。

  “这不仅是恢复重建,更是发展再建,对全国有示范意义

  去年底建成的芦山县龙门古镇,商铺林立,人声鼎沸。新型社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齐头并进,带动村民奔向新生活。“总理,您关怀灾区人民,我要给您送个礼。”在古香古色的街区,村民杨华凤走到李克强面前。总理问:“送什么礼?”杨华凤说:“唱支山歌给党听。”她扬起嗓子便唱,声音高亢嘹亮,听的人都鼓起掌来。激动的杨华凤一句唱完,眼泪夺眶而出。

  对杨华凤来说,这是幸福的眼泪。李克强关切询问她家里情况。杨华凤告诉总理,她现在不仅住进了新房,还在当地养鸡场找到了新工作。

  李克强感慨地对围拢过来的群众说,“摆龙门阵”是四川传统,希望你们摆好“新龙门阵”,把古镇建成灾后重建的标杆,让每个家庭都笑起来、富起来。

  生态园里,绿油油的蔬菜刚刚冒出头来。24日下午,李克强来到康源生态农业园,考察农业重建情况。

  就像一位熟稔庄稼的老把式,李克强蹲在地头和正在耕作的村民聊天,从土地流转到入股分红,从就业打工到经济收入,接连问了十多个问题。得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为村民带来不菲的年收入,李克强鼓励企业负责人:“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大多数,你不光要让他们富起来,还要培养更多的老板,让农民自己能够创业,过上好日子。

  在现场,一位村民对总理讲了心里的“小秘密”,想把种的蔬菜卖到北京去。总理笑答:不光是这样,还要“”出去,卖给国外超市。

  位于芦山产业集中区的湘邻纺织公司,厂房在地震中损毁,企业负责人一度心灰意冷。在当地大力支持下,厂子现在越办越红火,还解决了800多人就业。

  耳边是纺纱机嗡嗡作响的运转声,眼前是崭新的厂房和忙碌的工人。李克强一语双关对企业负责人说:“你留下来继续干、助力灾区发展是选对了。表面看是在纺织棉布,实际是在纺织家乡的新貌和未来新生活。

  4月25日适逢周一,雅安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早来了许多办事群众。李克强走过一个个窗口,细问大学生就业、养老金等业务办理,详询实施“三证合一”、新登记企业数目等情况。在人社局窗口,李克强遇到正在办理社保业务的青江机器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刘朝刚,向他打听“五险一金”缴纳情况。刘朝刚告诉总理,国家将企业“五险一金”下调后,每年缴纳的费用少了,减少缴纳的部分全部以奖金形式发给了职工。李克强称赞这个做法好,转身叫随行工作人员记下来。“新面貌和新经济换来了新雅安新芦山。”一路走来,看到重建后的灾区安居乐业、产村相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不断催生“新经济”形态,李克强十分欣慰,称赞“这不仅是恢复重建,更是发展再建,对全国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