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走实基层 普惠民生
“走基层”活动启动以来,西昌市创新开展“进百村、解千难、圆万梦”活动,我个人也经常带头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一线“解剖麻雀”。一路走来,我深切感悟到只有走实基层、走近群众,方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执政、谋事、创业智慧和力量;只有长期坚持“走基层”,不断深化、形成常态,才能走出发展成效、走出群众福祉、走实事业根基。
走实基层,关键要真帮实扶解民忧,密切党群干群鱼水情。“走基层”关键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之中,走访社情民意、探访期盼愿望、解决困难问题。刚到樟木箐乡中安村、丘陵村,村民知道我是市里来的“大干部”,眼中饱含兴奋和热情,但却远远站着、望着,说话紧张拘束而生疏。我主动上前,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摆“龙门阵”。渐渐地,村民的话闸子打开了,道出了困难和愿望。当得知青年李建国正因无钱换肾饱受病痛折磨时,我当即带头捐款1000元,随后动员各方力量资助他顺利完成重病治疗,走上力所能及的就业岗位;当得知孩子们上学乘车不便、无钱包车往返,我协调企业为樟木箐乡中心校捐赠校车2辆,解决了孩子们上学不便的问题;当得知村民饮用水水质不稳定,我协调有关部门购置、安装了一体化净水设备,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道路修建、沟渠整修、产业培育等,一桩桩,一件件,村民眼中的大困难、大麻烦被一一解决。数次之后,再到村庄,村民会主动跑上前来握手、打招呼,热情邀请我去他们家坐一坐、聊一聊,已把我当作他们中的一份子,家长里短、喜怒哀乐都掏心窝子地说。这使我深深感悟到,我们党的根在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同心、与人民同行,才能真正建立党群干群鱼水深情。
走实基层,贵在一以贯之长期坚持,养成干部队伍好作风。走实基层,核心是走“心”用情、常走常新。在乡镇、社区调研时,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办事方便多了,经常能看到干部进村入户,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但也不无忧虑地感叹:“这不会是一阵风,只管一阵子吧?!”听到这些,我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市的“走基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群众认可的成效,忧的是“走基层”如何一直走下去?好的工作作风怎样持久保持下来?不可否认,最初有的干部“走基层”只是走形式不走“心”,送送大米、被褥等钱物,上上电视、拍拍照了事,这与我们开展活动的初衷相去甚远!为此,我们严格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五个一”联系服务群众等长效机制,开展“双报到”“党员义工”“挂、包、结、帮”“组团式整顿帮扶后进党组织”“三下乡”“暖冬行动”等连心帮扶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不间断地常“走基层”;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电视问政、网络评选、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活动,通过记民情日记、发放便民服务连心卡、建立“三本台帐”等措施,倒逼党员干部持续下基层、解难题,努力使“走基层”活动常走常新、取得实效。作为一方主官,我清醒地认识到,“走基层”不在“一阵子”,而在“一辈子”,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将其固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走实基层,重在立足当前谋长治远,催生改革惠民好举措。走实基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建制,推动解决“个性”、“点上”问题向解决“共性”、“面上”问题升级,催生出基层治理、改善民生的新政策、好办法、实举措,推动长效发展、普惠民生。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时,我发现街道、社区、企业、村组往往能够及时看见、发现问题,但却无权处置;职能部门“管得着”却“看不见”或因种种原因“视而不见”。如何将“看得见”与“管得着”无缝对接,实现高效、精准、常态治理,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历经数月调研、探索、论证,适逢省上启动网格化管理试点,我市果断出手、抢抓机遇,获得省、州支持,成为四川省首批网格化管理试点县市之一。因前期准备充分,我市快速搭建起“6411”网格化管理平台,科学建成中心、分中心、网格,联动配齐网格员,探索实行闭环式工作流程,群众可以“小事不出网格、中事不出网站、大事不出中心”,实现了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大转型”。这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基层是改革创新的发源地、试验田,党员干部只有扎根基层、谋长治远,才能汲取智慧、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惠民长远。
走实基层,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激活基层发展内生动力。走实基层,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关键是增强基层群众自我教育管理、自我循环发展的能力,使受扶群众即使脱离了帮扶,依然能够走得更远、跑得更快。这就要求我们,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务必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变“单向走”为“双向互动”,充分激活基层群众自我发展、自我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潜能,催生出群众谋求发展的新意识、新理念、新本领。在社区调研时,我发现一些小区“脏乱差”问题突出,屡次整改,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我市创新启动最差居住小区、最差街巷评选活动,经过宣传发动、街道申报、网络投票、市民代表评议,评选出10个最差住宅小区、10条老城区最差街巷并进行公示、整改。这招有效激活市民的责任心、荣辱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市容环境得到较大改观。事实证明,走实基层,我们不但要帮着群众干,更要带领、激励群众干,充分激活群众自我谋发展、求进步的内生动力,广泛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作者:李俊 中共凉山州西昌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