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猪赛猪膘 来看彝族人怎么过年(附美食攻略)

26.11.2014  21:46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张红霞 詹萍 王云 吴梦琳 何勤华

  11月23日10时许,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广场上已经围满了人,热闹的民俗活动表演正在进行。螺髻山镇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螺髻山山脚下,一年一度的彝历年庆祝活动,吸引了不少周围村民和远方游客。

   彝历年 ,彝语称为“库斯”,“”即年、“”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斯”一般选定在每年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族年为3天。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彝历年是彝族的重要节日。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关于彝族年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凉山彝族过年中的许多仪式均与祖先崇拜相关,整个节日中充满浓厚的祖先至上色彩。彝历年期间,全家团聚,杀猪、杀鸡,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

   本土“明星”登台献艺

  今年的活动,主办方没有邀请专门的演出团队,从主持人到表演嘉宾,全部由当地群众担任。没有过多装饰,几支话筒、几个音响,原创的节目依然赢得现场掌声不断。

  吉翁伍力是普格县人,平时在外打工,过彝历年时才与家人团聚。听说彝历年节庆活动征集节目,他自告奋勇要登台表演马布独奏《马布情缘》。马布,又称布惹,是彝族独有的一种单簧气鸣乐器,由竹子和牛角制作而成。

  19岁的阿比么日杂穿着美丽的节日盛装,长得十分乖巧,上台之前,就有不少“粉丝”追着她合影。有着一副天生好嗓子,阿比么日杂在普格县中小学生艺术节上多次拿到一等奖。在彝历年节庆活动上,她演唱了两首原创乐曲,声调很高,乐曲婉转悠扬。

  彝寨里的新年祈福。

  新年祈福仪式。

   杀猪不比多,够吃就行

  过彝历年,杀年猪是必不可少的。阿都你拉今年在赛猪膘比赛中拿了第一名,他喂了4年的猪,已经有700多斤,今年专门在过年时宰杀了,猪膘有13.5厘米厚。虽然猪膘比赛竞争激烈,但村民杀猪都是估摸着来,吃好多杀好多。

  彝历年被称为“嘴巴的节日”,过去每到这个时候,一些村子会摆起坝坝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宰牛杀羊、喝酒吃肉,嘴巴虽然享受了不少,但其实也浪费了不少。去年,凉山开始注重引导群众理性过节,适当控制宰牛杀羊杀猪的规模。今年,节俭之风更是吹遍彝家山寨,普格县螺髻山镇在往年彝历年上举行的千人坨坨宴,今年也大大缩减了规模。

  杀年猪啦。

  赛猪膘。

  彝族美食坨坨肉。

   村民有乐趣,还能鼓腰包

  阿莫是普格县人,在螺髻山镇开了一家彝族餐厅,餐桌、餐椅、碗、勺,都是用的彝族漆器,彝历年当天,他家又挤得爆满。阿莫的弟弟刚参加完节庆的祈福仪式表演,赶紧到餐馆来帮忙。

  “平时周末生意也不错,很多从螺髻山上下来的游客,都会在这里吃午饭。”阿莫说,坨坨肉和荞麦粑粑都很好卖,有很多游客点名要吃这个,品尝彝族餐。与阿莫一样,据螺髻山镇党委书记阿什舍聪介绍,依托螺髻山旅游景区,螺髻山镇也成了一个游客集散中心,当地居民很多开起餐馆、小卖部,腰包开始鼓起来。

  参与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除了可以发展旅游增加收入,对他们自己来说,更是一种乐趣。西昌市大箐乡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台原生态民俗歌舞展演《彝山·彝韵》,在火把节、彝历年等重要节庆时,就会在白庙村的文化中心广场表演。露天的广场位于山腰,刚好可以看到邛海全景,吸引了很多游客,一边欣赏邛海美景、一边感受彝族风情。

  “螺髻山的风景很美,在山脚下观赏到这么有民族味道的表演,此行更有意思。”外地游客张超超说,螺髻山本因其主峰形状像古代少女的青螺发髻而得名,但现在感觉它更像彝族少女的发髻,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更添了魅力。

  盛装的彝家姑娘。

  彝族妇女开心地吃荞麦馍。

  彝历年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你不能错过的彝族美食

   坨坨肉

  一般习惯上“坨坨肉”也是指坨坨猪肉。特别讲究的人家,要选用按照传统放牧方式自养的、凉山地方品种“乌金猪”的仔猪为原料。这种猪的肉质比较好,少是饲料喂养无污染,因是放养的猪的肌肉较为紧密结实,而猪多以山上的高寒植物为主食,肉质也带着高山上的醇香。屠宰后的猪直接放在地上,用草堆放其上烧烤,将体外猪毛烧光,这时猪皮也烧黑,彝族人就将其刮干净,但是可见其皮呈现黄褐色,又再烧刮,直到较为干净,此时闻着也有了肉香,这也是彝族坨坨肉的前期加工的特别之处了,俗称烧毛猪。之后再开膛剖肚,将内脏处理完毕,将整猪砍成数块,再将肉砍成扁方形的肉坨坨,大牲畜砍得较大,仔猪肉砍得较小,大的超过六七两,小的也有二三两重。坨坨肉放入锅的冷水中,煮时放些木姜子入汤,一般不再放入其他调料,锅架在锅庄上用柴烧煮,煮两涨待水面的泡沫消失就行了,这时肉刚熟,就须捞起,肉此时还有弹性。现在许多地方还要加辣椒、花椒,在一些地区习惯采用炒的方式在热锅中拌和以上调料,以增加香味。

   辣仔鸡

  彝族的辣仔鸡,用2斤左右的仔鸡,杀后烤好,将肉宰碎(搅粉碎)后加上,木姜、生姜、辣椒面、花椒等佐料,和冷开水就可以吃了.原汁原味,味道辣而爽口,肉细嫩鲜美,品后余味无穷。要用高山特产的红海椒,深受彝族的喜爱。

   风味血肠

  彝族风味血肠,血肠是凉山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食品,凡宰杀过年猪后,都要加工制作血大肠。把猪血、酒米、猪杂油加上食盐、辣椒、花椒、木姜子面等调料佐料拌匀后灌进猪大肠,两头用细绳拴紧,放进开水锅里煮熟后捞起,待稍冷后油炸切成节食用,味道鲜美,是招待客人和乡邻的佳品。

   洋芋鸡

  洋芋鸡也是彝族人最常吃的一道肉食主菜,鸡要嫩,有童子鸡最好,最重要的是鸡要用彝族人常用的火烧法,绝不能用开水烫。洋芋尽是选用麻皮水分少的那种。两者比例一般是洋芋比鸡稍多一些。先将干辣椒、大料、姜、蒜、酱等佐料用油炒出香味,放入斩小的鸡块炒至出油,再倒上切好的洋芋,这洋芋块要切得稍大一些,翻炒几分钟后即加适量热火进行烹煮,带鸡熟透过心但不能太软时捞起食用.

   洋芋酸菜汤

  洋芋酸菜汤里彝族的酸菜要用高山特产的圆根酸菜,经煮熟沤制后凉干而成的。用干酸菜加上洋芋片制作的洋芋酸菜汤,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食之酸鲜异常,特别送饭。它即是彝人的主菜,又是一道小有名气的风味小吃,连外国游客来过火把节,也要指名吃酸菜洋芋汤。

   苦荞粑粑

  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苦荞麦种植和研究基地。苦荞也称鞑靼荞,是荞麦的一种,是我国独有的古老作物,产于高寒山区。而荞麦这种古老的作物早已被智慧的彝族人发现并种植,也成为了古时期彝族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彝族的饮食中,通常将苦荞磨成粉,和面粉一起加水搅匀,放入锅中蒸煮,过心后捞起,即可食用,成为苦荞粑粑。

   坨坨洋芋

  彝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品也远远不止这些,在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饮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彝族美食在保持着传统风味的同时也进行的不断改良,相信博大精深的彝族美食文化将会永久不息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