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04.03.2016  16:07

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省科技厅于2012年12月认定,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建设。建设以来,实验室围绕特殊环境综合监测技术、特殊环境下的信息传输与智能决策、特种机器人高可靠作业技术等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实验室还按照“由问题找课题”的工作思路,针对中物院、29基地、中核821、中核404、核动力院、东电集团等单位的应用需求,与中科院、清华、北航、哈工大、中科大、德国汉堡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实验室长期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以“寓教于研”、“实验室科研探究”、“典型项目教学法”、“创新设计竞赛”、“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三年来,实验室培养的学生先后领办、创办了中嵌科技、成都慧拓、福德机器人等21家高科技公司;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省部项目1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210余项,取得多项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实验室研制的核机器人成功处置了河南杞县和广州番禺卡源事件;自主研制的多套特殊环境机器人系统被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牵头组织了“四川省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核电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技术创新联盟”,正在筹建“国家核应急机器人救援分队”。

实验室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住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合作,开拓创新,围绕机器人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加快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进一步探索技术转移模式,加速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结合,促进创新创业工作,并通过支撑绵阳科技城建设为全省全面创新改革积累经验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