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完成首台“机器人手术” 视野放大15倍

10.09.2014  13:03

四川省首台“机器人手术”昨(9)日完成,利用这种技术,机器手可在医生无法操作的区域灵活穿行

昨(9)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完成了我省第一台 “机器人手术”。该手术医学名称为第三代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又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这种技术,让原本医生手伸不进去、无法操作的区域,由机器手在360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且创口仅1厘米左右。

机器人做手术 系我省首次

9日,四川省内第一台第三代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洪吉操作下顺利完成。这种手术技术又称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因此,不少人又将其称为“机器人手术”。

记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见到刚刚完成“机器人手术”的杨洪吉医生,在他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世界上仅有的、可以用于人体手术的人工智能辅助的腔镜手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合:医师操控台、床旁机械臂手术系统和3D成像系统。现在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其实已经在多学科得到应用,包括泌尿外科、心脏外科、普胸外科、胃肠外科、普外科等。

突破人眼局限 防抖创口小

9日上午,34岁的王先生在杨洪吉医生的操作下完成了第一台“机器人手术”。据介绍,这是一台胆囊手术。与以往相比,机器人系统突破了人眼的局限,用进入人体内部的机器镜,使手术视野最大能够放大15倍。

杨洪吉告诉记者,在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操作中,医生在操作台上可以直接看到三维立体影像,并操作机器手臂上具有滤抖功能和7个自由度的仿真手腕手术器械。就在医生操作的同时,系统将医生在病人体外的动作精准地传递到机械臂,转化为手术器械在病人体内操作,从而完成外科手术。

15时许,杨洪吉又完成第二例采用机器人系统完成的无功能肾摘除手术。据他描述,在以往一些手术中,医生的手无法伸进去一些狭小的区域,但是机器手却可以在360度的空间里灵活穿行。“精准度和稳定性更高,比如不会发生手抖的情况。”与此同时,采用这种技术,无需开腹,创口仅在1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同时,手术的时间也更短。(记者张锐)

原标题:“机器人医生”动手术 视野放大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