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精准扶贫 坚决杜绝华而不实

12.11.2014  11:14

据《四川日报》11月1日8版载,近日,四川巴中市2000余名干部已根据精准识别的699个贫困村和54.4万贫困户实际情况,按“缺啥补啥”和“先雪中送炭,再锦上添花”原则,双向选定驻村干部和帮扶村。同时,整合已在贫困村工作的“第一书记”、扶贫志愿者等力量,与基层干群一同制定三年规划、年度帮扶计划和结对帮扶措施。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但因为各种原因,一些地方扶贫效果并不好。扶贫资金不足与贫困地区发展急需经费的矛盾迫切需要我们要不断结合实际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实施精准扶贫机制目的在于实现“精确滴灌”,就是要真正锁定扶贫对象,将扶贫落实到户到人。四川巴中市根据精准识别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积极推出扶贫干部驻村新举措值得肯定和学习。为了全面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实效,培养锻炼优秀干部。

笔者呼吁:首先,要思想高度重视,强化管理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要做好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打捆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向贫困人口倾斜,积极探索用市场经济办法融资扶贫,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坚持分类指导,梯次稳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应强化指导扶贫驻村工作组,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制定详细的帮扶目标、任务和措施,坚持“规划到村、帮扶到户”,确保成效,不走过场。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扶贫开发、灾后重建等项目重点向帮扶村倾斜,突出抓好道路、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园”发展特色产业。最后,要完善管理考核,建好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结合实际建立好驻村干部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从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多关心,免除后顾之忧,激励他们安心驻村做好帮扶工作。建立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的激励机制,逐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向贫困挑战任重道远,我们要创新机制精准扶贫,把有限的帮扶资源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和农户身上,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唱好“党群部门帮弱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农业部门帮产业村、科技部门帮专业村”的帮扶模式,推进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