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服务需求 创建机制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编者按:“第三次创业”、“提质升位,内涵建设”在全校上下引起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近期,我们走访了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就“为什么进行第三次创业”、“如何进行第三次创业”、“我为第三次创业做什么”进行了深入访谈,在思想碰撞、观念交流、工作创新中,共同展望美好的大学明天。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大课题
“如何通过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更好作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中高层次人才,这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研究和改革的方向,是我们这所地方本科院校正在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课题,也是我个人对高等教育改革最为关注的话题。”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处处长汪令江在谈到学校第三次创业的大背景时说。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近20年,规模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高素质人才,但也出现一些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认真思考大众化教育该如何办,便顺着潮流纷纷向着“建设一流大学”的方向迈进,高校趋同化严重,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精英教育仍是需要的。但不可能每所大学都培养研究型人才,大众化教育要求一些高校要面向一线需求,社会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中高层次人才。对高等学校进行分层分类管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但该如何分层分类管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成大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秉承培养更适应成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为成都服务的理念,这既是成大发展的基本动力,更是学校的根基所在。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伴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逐步提高,我们的探索实践也更有意义。
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其指导思想提出,研究生教育要“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将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转移到专业学位点建设。研究生教育正在走向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契合的道路。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更好地实现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这是很多高校研究生培养都在探索的新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与老牌大学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条件还更好。老牌大学要打破传统的机制和发展的惯性,还需要重新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成大的优势和特色,我们的川抗所更是具有产学研结合的深厚基础。因此,我们认为,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在总结我们与国内外院校合作和川抗所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有成大特色的中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我们大有可为。”汪令江说。
探寻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深入推进互惠互利的深层次合作,建立有机的、主动积极的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发挥双导师制中实践师资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正在积极思考和探索实践。
在我国高等教育破除趋同发展,谋求分类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逐步形成我们在应用型中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和模式,这将使我们在新的机遇面前实现新的跨越,达到新的境界。
研究生教育 敬畏但不可怕
2013年,学校正式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学校成立研究生处,与学科办合署办公,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员新兵,对研究生教育,“我们敬畏但不惧怕”学科办副主任邱果说。
在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前的四年,学校已与西华大学,四川师大、西南科大、电信五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联合培养中,国外高校所推行的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有行业背景的导师主动投入到人才培养中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让我们对应用型中高层次人才培养已经有所思考。
而更为重要的是,川抗所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恰恰充分契合了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趋势:首先是研究生导师都有实际的项目,而且多是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学生培养完全与生产结合。其次是在产学研平台建设上,川抗所一直注重与企业合作平台的建设,保持与企业深度互利合作的良好关系。再次是在培养机制方面,公共课+导师建议课+学生自选课的教学运行机制,学生在二年级起进入实验室,从导师手把手地教到独立完成实验,到最终能完成从立项申报、实验研发、乃至生产市场化的全过程项目实践,甚至培养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生产与研发,在完成实践项目的基础上,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更加切合实际需要。对川抗所这些经验的总结和进一步发展对于学校形成有特色的中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好的启示。
2014年学校进行了新一轮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邱果说,“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在导师遴选上降低了对其论文成果的要求,而提高了主持横向项目的要求,对专业学位导师还增加了具有生产实践背景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成大研究生培养理念的体现。”
当然,作为正式加入到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兵,我们还面临着具有实践背景的高水平师资不足、实验设备条件有限、研究生办学经验不足等诸多的挑战,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的建立。研究生培养需要全校的力量整合、更要调动学院这个研究生单元的积极性,如何建立起适合我校的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机制,并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这种新机制的高度和优势取决于我们的眼界和速度。”
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第三次创业,整合好校内外资源,建立起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适应成都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这是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同时也将使学校再上一个平台,提高服务成都的层次和能力。
核心竞争力 是凝练和积累的结果
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学校第三次创业最主要的任务。“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学校发展的显性指标,这要靠平时的积累和扎扎实实抓落实。显性指标与内涵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内涵建设做好做细了,显性指标就出来了。任何一个显性指标的出现看似偶然,实际上是有其轨迹的,都是先有好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有长期的积累,再加上不断总结提升形成的结果。”汪令江说。
回顾学校今年申报成功的农业推广和艺术这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这两个学位点依托的正是学校首轮重点学科建设中获奖的两个学科,农产品加工和贮藏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经过了多年的潜心建设。而设计艺术学在首轮重点学科遴选时是被作为重点扶持学科建设的,在中期评审时升级为重点建设学科,在建设结束时因成效显著获得‘最佳进步奖’。”这两个学科在本轮专业硕士点申报时能获得成功,是沉下心认真抓内涵建设的鲜明例证。
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办认为其主要的任务一是增加学科点数量,实现多领域、多行业的学科点布局,并使每一个学科点都在良好机制下科学运行。其次是推动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再次是推动重点学科建设,虽然国家已停止重点学科立项审批工作,但对学校来讲,选择适应成都市发展需要和社会认可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对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将产生重要作用。
着眼未来,学校将力求学科转换上有突破,一是层次上的转换,从本科层次向本科和研究生兼有层次的转换,二是类别上的转换,从普遍支持到重点建设的转换,学校将结合现有基础,瞄准成都市产业发展,在学科建设投入上有所侧重。三是向应用型学科为主的专业硕士的转换,四是在导师队伍建设上,推动导师队伍从重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转换。“争取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使5到10个学科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形成叫得响的学科专业品牌。”
“第三次创业是思想上的引领,使学校工作有更高的平台和更明晰的思路。培养出适应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中高层次人才是我们目前最现实的任务。同时,对学校全面发展来说,我们还期待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大发展,通过文化建设总结出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未来传承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和文化力量。让师生们在思想自由,制度民主、管理科学的氛围熏陶下,形成我们特有的气质,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有一技之长,能够在走出社会时对自己将要从事的领域不陌生、不脱节,能饱含极大兴趣去研究和创造,这应该是学校为我们的学生打上的成大烙印。”
在采访的最后,汪令江说:“学科办的工作开拓性较强,在不断开拓达到新目标的同时,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得到了历炼。任务艰巨,创新性强还将是学科办工作的主要特点,但做事是学习的途径,更是成长的途径。站在中国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第三次创业,是对我们每一个人内在能力的激发,更促使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质升位,我们更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和实实在在的作为。”
(文/春夏 刊载于《成都大学报》第3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