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机关报连续发文痛批省会房市 重点提及三种人

29.06.2018  20:31

  原标题:罕见!《湖南日报》连续发文“痛批房市 ……

  当下,如果要评选出最近一段时间里呼声最高、最受广大公众认可的“民生金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定能够名列前茅。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格局之下,从6月19日到6月22日,四天时间里,《湖南日报》先后发表了四篇社论和一篇深度报道,如此罕见的报道力度,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报道之中,《湖南日报》直言不讳地揭露了长沙房市“买房难、排队难”的问题,指出了调控政策前后不一,强化看涨预期的症结,认为长沙房市虽然未来供应有保障,但短期存在结构性失衡。而在从“一论”到“四论”这四篇评论之中,署名“晨风”的社论作者不留情面地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批评,其中不少措辞都相当严厉。

  《湖南日报》是中共湖南省委的机关报,而该系列报道与评论针对的对象,则是湖南省会长沙市的房地产乱象。这一系列报道之所以直指长沙,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长沙楼市正处在一个高强度的整顿周期之中。

  6月25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气会上宣称:“当前长沙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矛盾不是供需矛盾,而是炒房与反炒房的重大斗争。”这样的政府表态,足见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之大,矛盾之深。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此番大动作之前,湖南省委某主要领导曾亲自暗访长沙楼市,对不少乱象颇为震惊、震怒,严令整顿。而长沙“6·25”新政的具体措施,也基本上是按照《湖南日报》的指定意见来实施的。

  而早在这轮报道展开之前,长沙市对房地产的整顿,实际上就已经悄然展开,5月14日,长沙市住建委约谈80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促使其加快入市步伐。

  能够呼应这一点的一个重要事实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在这则通知中,有30个重点城市被具体点名,长沙赫然在列。

  报道主要提出的问题,就是长沙市调控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报道指出:2017年,长沙市先后出台了“3·18”、“5·20”、“9·23”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今年又有刚需优先、房屋全装修及细则等各类政策出台。这些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调控和规范楼市,促进长沙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市民反映政策之间衔接不畅、考虑不细,个别条款前后不一,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为感到困惑的群体之一,是在长沙就读并拥有集体户口的外地户籍大学生。若按相关政策理解,在长沙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只要拥有长沙市集体户口,便可以买房。但今年5月,长沙市住建委在网上回复:非长沙户口、挂在学校集体户的在读大学生,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没有购房资格。

  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政策在短时间内前后不一、相互“打架”,从而导致市民对政府调控的决心有疑惑,导致开发商对政府调控的执行力度心存侥幸,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楼市看涨的预期。

  与此同时,报道还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长沙市“买房难”,到底是不是因为供应不足?

  按照长沙市住建委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市在建楼盘664个,在建商品住宅面积达4900万平方米,待建商品住宅面积5560万平方米;已取得预售证未销售的商品住宅达464.31万平方米,已办理施工许可但未办理预售许可的商品住宅达1308.18万平方米,可满足近9个月的市场供应。供求关系整体平衡。

  既然“供求关系总体平衡”,那么,长沙市又为何会出现形式上的“房荒”,以致房价出现上涨预期呢?

  报道之中,一位业内人士给出了答案:原来,根据相关调控要求,此前一段时间,长沙市审批楼盘备案价,都是采取“网签高低价对冲”的办法,既对申报较高价格的楼盘“放行”,也推动较低价格的楼盘入市。而随着时间推移,较低价格的楼盘愈发稀少,“子弹基本打光了”。而楼盘价格整体上行,导致无法实现合理对冲,存在高价房源网签难、高地价项目入市难等问题。

  在社论《稳定市场预期 政府要敢担责》之中,作者直言:“如今,房价高居不下、市场投机盛行,老百姓不高兴、不赞成、不答应。这就说明,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离群众的要求还相距较远。”同时,文章还强调:“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上,政府必须保持定力,不能被房地产商、不良舆论绑架,听任市场炒作者兴风作浪。

  在报道之中,《湖南日报》重点提及了三种“危害长沙房市”的人,他们分别是:部分开发商,“捂盘惜售”;部分中介,哄抬房价;少数自媒体,搅乱市场。而针对这些人,社论做出了更加严厉的批判。

  在6月19日的开篇社论中,《湖南日报》就强调:“长沙要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不能成为投机者的乐园;要成为创业者的乐土,不能成为投机者的福地。”而第二天的社论更是以《不能让长沙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为题目。

  尤其是针对“捂盘”的开发商,文章直言:开发商“捂盘惜售”,故意扰乱市场正常秩序。有的开发商以“二手房”价格逼迫政府,幻想着调控政策“开闸”,以便牟取暴利。

  而一些抱有“投资升值”心态的购房者,也进入了《湖南日报》的批评射程之内。文章指出:一些打着“刚需”幌子的购房者,追逐的早就不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是奔着“一夜暴富”的目标而来。

  在“房住不炒”的调控目标之下,我们应该看到,许多地方的房市依然处在上行通道之中,依然有许多炒房者混迹期间,试图钻调控的空子牟取暴利,与此同时,也不乏有一些地方基于种种考量,对房市调控落实不力、心猿意马。

  巧的是,就在《湖南日报》发出这一系列报道之后不久,6月29日,新华社做出了题为《对群众深恶痛绝的房地产市场乱象,政府必须重拳打击》的报道,介绍了中央近期即将做出的举措。

  正如文初提到过的,新华社的这篇报道指出:住建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包括长沙在内的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通知》显示,本次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包括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四个方面。这是群众反映强烈,扰乱市场秩序,危害比较大的四大类乱象。而这正与长沙的几种乱象相合。

  长沙市的问题受到了中央与湖南省委的共同重视,恰似全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一个缩影。长沙的问题能否解决好,不仅关系到长沙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与国家全面“房住不炒”的目标落实息息相关。在这个问题上,《湖南日报》拿出如此巨大的精力进行报道,也在情理之中。对此,我们还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