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关单位“公费”贺卡遇冷 印厂订单减三成

06.11.2013  12:23

    减单

    陈经理说:“去年这个时候,有个单位在他们这里定了5000份的挂历,但是今年只定了2000份。”有的印刷厂订单甚至下降了近五成。

    支持

    “贺卡只是形式,电子贺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日历这种东西,看看手机也就解决了。

    节俭

    一份挂历按照单面彩色来算,每份售价10元到20元左右,如果按订购3000份来算,最少需要三万元。

漫画/姜宣凭

    10月底,中纪委颁布“贺卡禁令”。成都市各级机关单位严格执行。在信息化发达的现代社会,手机、电脑、电话都成为便利的沟通方式,相比昂贵的纸质贺卡,“电子贺卡一样能联络感情。”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张鹿

    再过一个多月,元旦即将来临,往年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贺卡满天飞、日历堆满地的情形恐怕再也见不到了。10月31日,中纪委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

    往年的11月初,印刷厂都会接到大批的贺卡和年历印刷订单,昨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多家印刷厂和荷花池文具批发市场发现,“公家”的贺卡和日历的印刷订单与往年相比减少了近3成,许多靠“”吃饭的印刷厂都开始都在寻找新的业务渠道。而在荷花池文具批发市场,贺卡和年历都被放在角落里。

    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家机关单位,都已经取消了贺卡年历福利。

    【市场】

    “公家”大单没了 年历贺卡市场难觅

    “以前到这个时候,很多单位就会到我们这里下单订购日历,但是今年差不多少了一半。”昨天,成都市金牛区北站西一路一家印刷厂的陈经理说。去年这个时候,有个单位在他们这里定了5000份的挂历,但是今年只定了2000份。陈经理说,很多老客户直接就在电话里拒绝了。

    记者走访调查了10家印刷厂,其中,8家印刷厂告诉记者:今年的日历和贺卡的印刷业务下降了三成左右,有的甚至下降了近五成,已经接到的订单多来自私企。

    记者还在荷花池文具批发市场做了一番调查,位于负一楼的文具专卖市场里,显眼位置摆满了各种文具,却看不到贺卡和年历的影子,只有主动询问,才能找得到。记者在一家文具店角落的一个柜子上找到贺卡。黄老板告诉记者,这几年贺卡销量一路下滑,而且多以生日卡片为主,几乎没有机关单位来买,而挂历更是无人问津,“一次也就进一两本。

    相比之下,对一些主要接私企的贺卡和年历订单业务的印刷厂来说,影响较小。

    成都市互助路一家印刷厂的经理彭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刚刚接下一家传媒公司3万份的日历订单,“现在提倡节俭,中纪委又下了规定,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肯定要执行,订单或者减少或者干脆取消了。但是私企不受约束,私企正是我们的大客户,所以公司受影响不大”。彭先生的说法,在其他印刷厂也得到了证实。

    业务萎缩,以前一直以靠“”吃饭的印刷厂开始谋求转型。在印刷厂工作了20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就职的印刷厂以前都是靠着接公家的“大单子”过活,最近几年中央提倡节俭之风,生意也变“”了。从今年开始,印刷厂开始转型,重视私企的订单,以前看不上眼的几十、几百的订单他们也不再嫌弃。

   【态度】

     机关单位:电子贺卡一样联络感情

    记者走访了多家机关单位,均表示不再发放贺卡年历。昨天下午,成都市某政府部门还专门针对此事召开了会议,会议上领导告诉大家今年取消贺卡和挂历的“福利”。领导还建议大家以后多用手机、QQ、邮件等方式联络感情。“贺卡只是形式,电子贺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日历这种东西,看看手机也就解决了。

    在某家省级单位工作的宋女士告诉记者,往年都要给兄弟单位邮寄贺卡,今年自己算是“解脱”了,不用再跑印刷厂联系,也不用换着花样写祝福语,再一趟一趟地跑邮局寄。

    成都市某职业学校相关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每年他们都要印贺卡和日历发给老师和学生。往年都是找专门公司统一印制,11月初本就应该开始张罗了,可是今年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估计今年不会再发了。

    【影响】

    贺卡浪费年历鸡肋

    “禁卡令”节约上万元

    王先生和妻子都在国企工作,每到过年时,家里角落里总是堆放着各种贺卡和日历,每年都要给亲戚朋友送一些,依旧有很多剩余。“直接扔了太可惜咯。”王先生说。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很多,年历很“鸡肋”。

    记者从印刷厂了解到,印制年历和贺年卡的纸都质量很好,有的是铜版纸,还有的是机制宣纸。有媒体调查称,在某个国家级贫困县,一年用于公款贺卡的消费金额就是四五十万。

    昨天,一家印刷厂的业务员告诉记者,往常单位来订购日历最起码都是几千份。一份挂历按照单面彩色来算,每份售价10元到20元左右,如果按订购3000份来算,最少需要三万元。而贺卡,一张用铜版纸来做的32 开至少要4-5毛钱左右,几千份算下来,也是近千元的开支。

    【专家】

    杜绝形式主义

    选择更高效沟通方式

    “过去,这种过年送贺卡、发日历的行为不仅加大了人际交流的成本而且还造成了浪费,中央的这个举措非常好。”昨天四川省委党校教授杨静光对此项“贺卡禁令”进行了高度评价。

    杨静光认为,在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发短信、打电话、发邮件都比送贺卡要省钱,并且低碳环保。在这种环境下,政府和企业本身就应该带头选择节能高效的沟通方式。

    另一方面,这项规定也杜绝了形式主义,很好地贯彻中央的廉政节俭之风。杨静光说:“很多人都觉得有实在东西送人才有面子,其实不然,感情的联络绝对不是靠一张卡片就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