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王铮:克利斯朵夫,英雄主义者心中的战斗旌旗——《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08.10.2015  10:55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罗曼·罗兰酝酿了整整二十年,他在扉页中所写的寄语,便是他创作这本书的最终目的,也是克利斯朵夫身上背负的使命:献给世界各民族在受苦,在斗争,然而必将获胜的自由灵魂。克拉夫特先生作为一个理想化的英雄主义践行者,他注定会获得常人所无法企及的成就,登上人生的巅峰,也注定会遭遇常人所无法承受的苦痛,于深渊低谷中徘徊。套用中国一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天使的祈祷:英雄诞生的摇篮

真正的英雄,必须拥有绝对崇高的理想,和践行理想的能力,这二者缺一不可。从天分角度以及天生人格来看,克利斯朵夫便是这样一个英雄。为了突出一个英雄必须具备完整的天分与人格,罗曼·罗兰用两个人物,衬托出了克利斯朵夫的珍贵。他们是克利斯朵夫的祖父米歇尔和父亲迈尔西奥。

法国著名小说家乔治·桑曾说过:有一些不幸的天才拙于表达,如同热奥弗罗伊·圣伊莱尔——他也是那些著名的哑巴或口吃人士中的一员——所说,他们只能把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灵感带进坟墓。约翰·米歇尔便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一个在传统音乐家族成长起来的人,约翰·米歇尔对音乐的热情不亚于任何一个德国著名音乐家,但遗憾的是,他无论在音乐上还是言语上都不能得当地表达自己。可以说,约翰·米歇尔是大部分怀揣着梦想的人的真实写照,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拥有宏大理想的人,但他们之中却只有极少数能够真正达成自己的理想,因为大部分人都缺乏践行理想的能力,约翰·米歇尔的遗憾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而是以他的形象为代表的,站在他背后的那成千上万人的遗憾。

而约翰·米歇尔的另一面,便是克利斯朵夫的父亲,迈尔西奥。约翰·米歇尔曾将自己无法完成的雄心壮志寄托在他的儿子迈尔西奥身上,而迈尔西奥在童年时期,便展露出了非同寻常的音乐天分,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迈尔西奥可谓是无师自通。作为一个富有音乐天分的人,迈尔西奥自然具备能将他所思所想如欲表现出来的能力,可令人遗憾的是,他几乎什么都不想,甚至连想的欲望都没有。对于音乐,迈尔西奥就像一个蹩脚的喜剧演员,一心只追求乐声中的抑扬顿挫,比之于音乐中所包含的具备内容,他跟在意观众在听他演出时所表现的反应,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那时时刻刻都在蠢蠢欲动的虚荣心。而在这个世界上,因屈服与世俗眼光而拒绝探索内心真实的声音并将之表达的人,亦不再少数,迈尔西奥便是他们的化身。

与祖父和父亲不同,克利斯朵夫从小便乐衷于用不同的音符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以此为契机有意无意地进行独属于孩童的创作。童年时期的克利斯朵夫最长做的事,便是在乡间田野里哼着自创的曲调。第一个发现克利斯朵夫创作天分的人,便是约翰·米歇尔。这个老音乐家如获珍宝一般地将小孙子哼出的曲调记录下来,形成曲谱,令幼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发现自己创作的价值,并由衷地爱上了音乐。但此时的克利斯朵夫对于音乐本身还缺乏一种能力,即以正确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的能力。他的父亲迈尔西奥,便成为了培养克利斯朵夫专业音乐能力的那个人。当迈尔西奥看到年幼的儿子坐在钢琴前的画面时,他仿佛看到了一个音乐神童正如一颗明星冉冉升起。在“音乐神童的父亲”这样一个虚荣头衔的驱动下,迈尔西奥,开始认真教授克利斯朵夫如何弹钢琴。尽管米歇尔和迈尔西奥都因为自身存在的缺陷而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当他二人身上的优点同时被倾注于克利斯朵夫身上时,那颗埋藏于其心间的,名为“音乐天才”的种子便开始萌芽了。

恶魔的獠牙:亲情、友情和爱情

人的生命至多百年,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静无波的,但英雄的人生却注定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克利斯朵夫会成为一名英雄,所以罗曼·罗兰在锤炼这位英雄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赋予了他多舛的命运。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于克利斯朵夫而言,这三样珍贵的东西,都被恶魔的獠牙毫不留情的粉碎了。这是命运对他的考验,克利斯朵夫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亲情是一道枷锁,束缚着克利斯朵夫的咽喉。克利斯朵夫生活在一个落寞的音乐世家中,有着年迈的祖父、酗酒的父亲、懦弱的母亲以及两个自私自利的弟弟。年幼的克利斯朵夫异常孤独,家庭给予他的是压抑与痛苦,仅有祖父的偶尔的疼爱与母亲些许的关怀,才让他得以喘息片刻。然而,随着祖父的去世,作为家中长子的克利斯朵夫,15岁便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父亲酗酒不务正业,母亲打零工的收入微薄如星,一家五口人的生存压力都担在了少年克利斯朵夫单薄的肩膀上。可即便如此,克利斯朵夫的付出也并未换来家中人的丝毫感激,每当克利斯朵夫受到来自外界的排挤与侮辱时,他的家人除了冷嘲热讽与落井下石外,竟无半分安慰。尽管母亲仍旧爱着克利斯朵夫,但母亲也同样爱着他两个弟弟,生活的压力与蹉跎让这位懦弱的妇人变得麻木,她早已无暇顾及克利斯朵夫脆弱的内心。家庭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温暖的存在,而对克利斯朵夫来说,家庭是负担,是他背上最沉重的一座山。

友情与爱情是两朵罂粟,诱惑着克利斯朵夫沉沦。艺术家通常比普通人更容易坠入爱河,这份爱在友情与爱情里都同样适用。克利斯朵夫一生有过不少朋友,年少时的奥托,到后来的奥利维埃·雅南,他对待每一位朋友都像对待恋人一般真诚,不吝于付出,这是难能可贵的品德。然而,克利斯朵夫的每一段友谊,都死于现实,以悲剧告终。那些曾轰轰烈烈出现在克利斯朵夫身边的朋友,到其晚年时,都如水汽般消失无踪,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而这抹苍凉同样延续到了他的爱情当中。尽管克利斯朵夫没有英俊的外貌,但他突出的个性依然吸引着不少女性,其中不乏有能和克利斯朵夫一路走下去的女孩儿,比如房东的女儿罗莎。可遗憾的是,克利斯朵夫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更把门当户对与知书达理等教条式理论当成垃圾般不屑一顾。因此,他的每一段恋情都显得如此不容于世,从初恋时便爱上了富家女米娜,接着是单身妈妈萨比娜,然后是放荡的少女阿达,直到他经不住诱惑,与好友勃罗恩的妻子通奸… …克利斯朵夫的爱情始终充斥着危险与挑战。

但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对于克利斯朵夫来说,它们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将他磨练的更加坚不可摧。当他在面临诸多诱惑与压抑的痛苦时,正是他的心灵在火焰炉里接受炙烤的时刻,这是每一个渴望获得自由的灵魂都必须经受的考验,倘若这颗心并未在熊熊的火焰中被燃烧殆尽,那么迎接他的必将是光辉的胜利!世界上有许多人,都将理想与斗志丢弃与这片火海当中,让那抹躁动的灵魂被烧为灰烬,他们选择向现实妥协,来换取片刻安宁,或被经不住诱惑,成为恶魔的俘虏。但这一切都与克利斯朵夫无关,因为他会成为英雄,所以他注定与众不同!

神明的微笑:理想与现实

当少数人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妥协而求得表面的平静,反抗者也不在少数,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的结局都不甚美好。反抗而得来胜利是难能可贵的,克利斯朵夫便获得了这样的胜利。而罗曼·罗兰同样用了两个人去诠释这种胜利的得之不易,他们是与克利斯朵夫仅有一面之缘,却成为忠实好友的彼得·舒尔茨和克利斯朵夫的童年偶像大音乐家哈莱斯。

老舒尔茨是一名退了休的大学教授,专授美学和音乐史。他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通过克利斯朵夫在杂志社撰稿时所写的文章,与之神交已久,十分赞叹克利斯朵夫不趋于世俗压力,狂傲不羁地高尚情操。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同道者必定惺惺相惜。老舒尔茨有着自己的音乐理念,并且在他人生的几十年里,都将之贯彻到底,这些理念与克利斯朵夫的创作原则不谋而合。因此,老舒尔茨将克利斯朵夫当成了自己的偶像,并热情接待了当时如过街老鼠一般落魄不已的克利斯朵夫,将其奉为上宾。比之于克利斯朵夫,老舒尔茨的运气显然并不如人意,因为那份不屈于世俗压力的气节,让这位有着极高天赋的音乐家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晚年更显凄凉。从现实角度来说,老舒尔茨是大多数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主义者的真实写照。

与老舒尔茨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文中的著名音乐家哈莱斯。哈莱斯曾是克利斯朵夫幼年时期的偶像,他拥有一切著名音乐家所应得的荣耀光环,就像闪闪发光的明星,照亮了克利斯朵夫的音乐生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哈莱斯都是克利斯朵夫的精神支柱。然而,哈莱斯的荣耀是用他一次又一次对世俗的妥协换来的。时隔多年之后,克利斯朵夫再度见到昔日的偶像时,那位杰出音乐家早就失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神采,臃肿的身材,颓唐的神色,让哈莱斯显得行将就木。因为多年来,哈莱斯的音乐并不被人们所理解,人们不在乎站在舞台上的他希望通过音乐传递些什么,只要他还是音乐家哈莱斯,就算他只弹奏最简单的“DO-RE-MI”,都能赢得观众的掌声。也许,曾经的哈莱斯也为此做过抗争,但最终他选择了妥协,梦想在岁月的蹉跎下,似乎显得不堪一击,舒适的生活,备受推崇的名声,磨平了哈莱斯的棱角,他终究还是成为了一个行尸走肉般的“名音乐家”。

克利斯朵夫身上背负着无数怀有英雄主义情节的人们的希望,一个真正的英雄,应当在在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风雨中,不屈不挠,并获得最后的胜利,这是克利斯朵夫的使命。克利斯朵夫就像大多数艺术家一样,他初期的创作并不被当时社会所接收,古怪的曲风和奇异地表达让克利斯朵夫成为了音乐界和文学界的一朵奇葩,而这朵奇葩的唯一作用便是被人调侃,供人消遣而已,但克利斯朵夫对此却毫不在意,并依旧一意孤行。倘若命运并不垂青克利斯朵夫,如此尖锐的他,必然会如老舒尔茨一般,抱着不得志的郁闷,凄凉离去。但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似乎神明也被这个饱经风霜却依旧不屈不挠的反抗者所感动,露出了慈悲的微笑。克利斯朵夫在其晚年终于成为了名声大噪的音乐家,被世人所推崇。而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因此而沉湎于虚浮的荣耀中,他始终没有坚守这独属于自己的创作原则,他那不流于表面的音乐作品,便是最好的例证!克利斯朵夫的皮肤底下流淌着斗争的血液,时刻提醒着,他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战士,时时刻刻都在为新的战斗做准备!

作者简介:

王铮,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因为先天“逻辑神经”阻塞,导致思维模式总是异于常人,无法从事严谨的自然科学,转而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文科学子,现阶段的身份是一名普通本分的研究生,作为一个科研领域内新生的豆苗菜,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自己的智商能够和如今的体重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