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被证不实

18.05.2014  21:57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韩秀 刘玉蕾)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朱自清的《背影》一直被国人奉为经典之作,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重点课目,记得一般还需要背诵。今天,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一篇报道,说是朱自清的《背影》因为涉嫌“违反交规”而要被逐出教材。

  报道称,教材编写者认为散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跨过铁路,爬上月台,可能造成火车无法正常行驶,破坏火车站的秩序。所以要把《背影》一文从教材中删去。

  当然后经证实,这篇报道不实,因为早在2003年,某媒体就有一篇报道,说朱自清的《背影》落选了教材,后来这家媒体也主动刊文道歉。没想到最近又被人以“某教授听说”为依据,再次误传。

  不过这倒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教材选择课文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比如:如果一篇课文真的涉嫌“不守交规”,会不会被“拿下”?

  十年多年前,还在上初中的王莹在课堂上学到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当时并未给年少的她太多触动,十多年以后,王莹发现,这篇平实的散文想要表达的,其实早已镌刻在她的灵魂深处。

  王莹:弗洛伊德讲到父母跟孩子这种连接,然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说,其实父母永远是孩子心里的背影。突然想起来这个课文,然后才理解了朱自清在创作的时候不仅是一种感情,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而是自我价值成长的层面。

  对于网上热传的“《背影》主人公不遵守交通法规”,已从课本中删除”的消息,记者多方求证发现,该报道为一则历经十年的老谣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拿出来翻炒一次。课本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宣传办负责人吴先生表示,《背影》是一篇经典选文。他告诉记者,几年前,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在博客中发文《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曾经引发争议。

  吴先生:这个不可能。去年《背影》面临删掉不删掉,交通规这是去年的一个事情,是一个老师写了一个博客。我觉得他是一家之言,现在教材不同版本是由出版社决定的。

  安徽省蚌埠市第六中学语文老师宜文娟认为,背影一文应该是写于1925年,对于当时的社会情况,不能用当代的眼光去恒量。

  宜文娟:作为我们一名一线的教师,平时在教授文学作品的时候都注意以下这么两点,首先,都是引导学生要充分的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并由此去把握作品的主题,与作家他的写作意图。其次在学习文学作品中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作品中与现实生活中有出入的一些文句,我们都会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多角度的去理解。

  评判文学作品的基本尺度,应该是美学尺度,或者说是文化价值。有些事情是不是就不应该太较真了?比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般是“幼儿教材”,小孩都会背,但“春眠不觉晓”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睡懒觉?白居易的《卖炭翁》,大家都知道是中学课文,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难道不是在破坏山林?《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显然也不宜作为中学教材,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呢,武松是不是该锒铛入狱?

  道德法律、社会规范,都有相当程度的时代性。在这些问题上不能搞“穿越”,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正面引导。

(原标题: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被证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