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群: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加快发展重要举措

08.12.2013  17:51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朱维群: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邢利宇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条件下,加强职业教育不可避免成为关系到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举措。

今年4月至6月,该委员会前往广西、新疆两大自治区及负有多重对口支援任务的上海市,就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进行基层调研。

调研发现:中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重普通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结构性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社会就业的需要。民族地区每年都有许多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没能升入高中、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乃至普通大学毕业后由于专业不适用而不能就业的青年闲散于社会,由于缺乏技术专长,其就业难已成为民生问题中的突出矛盾。在新疆,分裂势力更将这部分青少年视为重点渗透人群,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仇恨和冲突。

朱维群表示,在新疆,多一个孩子就业,就多一个家庭安宁。加强职业教育,使更多青年及早学到一技之长,及早通过就业纳入有效的社会管理,脱离宗教极端主义可能的影响,具有同分裂主义势力争夺青少年的意义。

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以新疆人口最多的莎车县(84万人)为例,每年有初中毕业生15000人,但当地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容量仅6000人。此外,基层职业学校教学内容普遍显陈旧,技能培训往往脱离企业基本要求,因而内地企业来到新疆往往招不到合格工人,还得从内地引进,这使得新疆一些地方同时面对“招工难、就业难”问题。

即便如此,职业学校仍保持较高就业率。调研组获取资料显示,新疆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审核登记毕业生有58700多人,一次性就业率86%;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3600多人,就业率90%。“这说明职业学校是大有前途的。

朱维群告诉记者,在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多管齐下,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完善对口支援和帮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同时,还要规范劳动用工环境,严格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不培训,不上岗”。

自2009年、2010年起,西藏、新疆每年分别招收3000、3300名学生,送到中东部12省市重点职业学校学习,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朱维群认为,应当鼓励民族地区青年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环境、生活方式,主动投入市场竞争,不要事事依赖政府援手。他观察到,上海群益职业学校等6所学校招收有1100多名新疆、西藏学生,学习汽车修理、城市燃气输配与应用等,他们当中很多人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就业,对于建设家乡、改善家庭生活多有帮助。

少数民族人群到城市务工、发展是大趋势。在朱维群看来,一方面,中东部较发达地区应当欢迎西部各民族兄弟前来打工、经商、办企业,要有“中国的发展,各民族共享”的观念;另一面,要将新来的少数民族群众同样纳入本地依法管理,不应形成一个特殊人群,放任自流。

朱维群说,近年出现的岳阳“切糕事件”比较典型,平时不敢依法管理,发生纠纷时花钱息事宁人,这种做法要不得。

在11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上,朱维群代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作大会发言,提出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八项建议。他也希望内地职业学校利用自己优质资源,更多为民族地区培养机械、电子、现代物流等方面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他表示相信,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各民族将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程度上交往交流交融,沿着这个方向前行,中国的民族问题完全可以逐步平稳化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