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意志战渣魔 水利精神显本色 龙泉山灌区江源干渠排渣抢险纪实
3月28日凌晨1点20分,芦葭站值班电话响了,站长张三的手机响了,副站长邓召文的手机响了……“江源干渠下段16公里+800米位置上出现长达四十米的漂流物带,渠道已经严重被堵,水位在不断上升,情况危急,请站上派人支援抢险排渣”,工程股长、干渠下段组组长陶荣在电话中焦急的汇报着出现的紧急状况。
险情就是命令。张站长立即召集值班的邓召文、周锐同志经过短暂的研究,果断启动渠道抢险应急预案,由张三同志坐阵应急办公室统一部署、指挥,立即通知干渠上段组、新市支渠组、出险渠段附近群众奔赴出险现场,邓召文、周锐同志准备下水裤、手电筒、钉耙等抢险工具设备,到现场进行指挥、协助,并随时向应急小组汇报…
险情现场,从渠坡上垮下的一棵枯树张牙舞爪的刺向渠道中央,挡下的废弃作物、垃圾、杂木厚厚地铺在渠道里,见不到一点点水流,在冰冷的黑夜中像一头披头散发的丑陋的凶魔正在吞噬着渠道的身躯。干渠下段组的三位同志和一名聘请的守水人员正费力的从可以站人的渣浪中抱起废渣往渠道两边转移。由于此时正下着细雨,渠坡泥泞湿滑,加之电筒光线不足,清渣速度缓慢,渠道内的水位在快速的上升,渣带眼看就要进入上游的暗涵,情况危急。邓召文同志根据现场情况在向站应急抢险小组办公室汇报后立刻拿出了现场抢险方案:由会水性的两位同志穿下水裤下到渠道里负责打捞,两位同志在渠道上进行照明和搬运,其余同志在渠坡上进行传递。渠道里的同志用手或用钉耙把成捆的软性渣子分开、钩散来冲走,大的树枝、竹丫、木板等凡是容易引起渠道堵塞的则传给站在护坡上的同志,再由这两位同志递给在渠道上照明的两位同志来进行处理。由于这近四十米长的渣子至少有近三、四千斤,其中还有许多的生活垃圾、死了的牲畜等,所以闻起来简直是臭气熏天、令人作呕,可即使是这样,我们所有人没有一个退缩,通过用手抱、用肩扛、把这条渣子带从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十米一点一点地缩短,水流畅通了,渠道安全了,所有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此时已经是凌晨5点过了,没有一位同志喊过一声累,嫌过一点脏、一点臭,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坚持奋战了近5个小时。特别是下到渠道里的严瞻海同志,连续几个小时至始至终站在水里清理渣子,一双手被划伤血迹斑斑也不知道。这就是渠道站的职工,普普通通的渠道维护工人,更是一群坚强的水利战士!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再一次深刻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