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观察】博士返乡笔记有点矫情

28.02.2015  12:08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甚至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新京报》、《京华时报》、《中国青年报》等重要评论板块也就此发表了评论。根据新华网统计,整个舆情信息量自23日开始上升。截至02月26日下午15时,总计舆情信息量约为16564条。

            舆论如此热议,恐怕绝非有人所言“炒作”这么简单。

          首先,博士的返乡笔记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同 。许多人表示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博士生的乡村正是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

            例如网友“Be-cause我是巨蟹座”:博士生返乡笔记说出了人生,说出了落叶归根,回忆起来自己的满是伤感!

          Amo:回家发现,大家都盖上了2层楼房,基本上都空着,平常也没人住。村子里空了好多房子,过年了,都在家打麻将,串门少了,来来去去都是给红包……

          明少oo:这篇文章看得我有点担忧,有点惭愧,因为它说出了真实状况,句句到心里!

            舆论的风向几乎归一到了:农村的凋敝、乡土文明的溃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吞噬了乡情的集体认同感上。

          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便整个舆论都侵淫在寄托青山绿水、民风淳朴的失落感中,但是对于博士返乡笔记中提到的“交通“、”“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知识的无力感”却也有着相反的立场。

            首先是对于交通问题,博士在笔记中缅怀:“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但立即有舆论批判,认为 博士这是在美化绿皮火车,不少人用亲身体验来证明慢车的乘车环境如何的恶劣,以及乘客素质的堪忧。

            对于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舆论在缅怀过去熟络的农村人际圈子,“攻击”城市化进程过快摧毁了这一宝贵财富的同时,《中国青年报》倒是由此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既然随着社会的 发展与进步,人际关系衍生出更多新的表达方式和存在类型,我们就应当去理解、去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是一味追思和怀念旧的习惯、习俗。在新型的社会关 系里,人的情感不一定总要在热闹、喧嚣中维系并增长,适度安静,合理淡化,也许我们的人情会更加恬淡有力……”《对“人情冷淡”不必过于悲观》)(原文标题为《对“人情冷淡”不必过于悲观》)

            而“知识无力”更是遭到了来自媒体的尖锐抨击。 首先是《北京青年报》辨析了农民创造财富的现状“这实在是和知识无关,而和掌握知识的个体密切相关,是农村知识分子既难以融入城市又无法返回农村的应激反应。

        “农村必将是被现代化洗礼后与城市紧密相连的农村,越来越远离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知识也必然会发挥本该起到的作用,成为农民融入现代化重要而不是唯一的手段。”(苏宜《认同无门才是返乡笔记内在逻辑

          所以,舆论认为博士的“知识无力”更多是一种矫情和穷酸劲,在“大时代面前,个体知识分子面对乡村,不必怀揣一种“妄自菲薄”的畏惧情绪,而应多想一想,如何使自身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农村的建设上来。”

            博士返乡笔记虽然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是随着讨论的进一步延伸,舆情走向跳出了感性的乡愁言说,转到了对农村现代化的探索之上 。其观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的现状不是最好的时候,也不是最坏的时候。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不是“博士生们”的精神乌托邦。他们追求财富,选择生活方式正是现代农村转变的必然。       

          第二,农村不再是以前的农村,农村既要发展也要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对于现代农村的转型,城市是时候反哺了。“从政策层面,亟须保障农民的土地等权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让农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除此之外,就是要尊重市场力量和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可以借此获得财富和尊严。”(选自杨兴东《“知识无力”是对知识下乡的呼唤》)

        第三,倡议那些学有所用的农村知识人返乡建设新农村,才能告慰“博士们”的乡愁。

        由此,舆论在批判博士返乡笔记的同时,给现代农村把出一条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