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奋进的2018】四十载本科教育再出发,展新姿人才培养谱新篇

23.01.2019  03:52

编者按:

不忘初心,栉风沐雨踏征程;砥砺奋进,凝心聚力谱新篇。

回首2018年,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东风,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站高位,谋全局,强优势,创一流,大力推进学校十三五蓝图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各项事业全面发力,蓬勃发展,成绩斐然。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望过往一年的成长与蜕变、执着与坚守、耕耘与沉淀,我们以满心的希望与热情, 弘扬艰苦奋斗之精神,光大拼搏创新之品格,建功立业不负伟大时代,为教育强国战略贡献科大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四十载本科教育再出发,展新姿人才培养谱新篇

——2018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纪实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学校本科办学40年。1月,国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6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本为本,四个回归”;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月,教育部印发被称为“新时代高教40条”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0月,教育部11位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到我校全面深入考察本科教育。

在波澜壮阔的2018年,学校引导学生刻苦读书学习,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大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振兴本科教育为担当,保持最佳状态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2018年也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年”,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内涵要求,学校上下一心,力争以最佳状态迎接审核评估专家的检阅。5月,学校专门组织召开“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暨审核评估动员会”,全面部署本科教学改革、建设各项工作,突出问题导向,严格对标自查,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校领导牵头,各部门、学院积极开展围绕审核评估和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题宣讲,干部、教师、职工全方位深入课堂、实验室、学生活动场所,开展专题调研和师生交流,针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难点群策群力,持续改进。广大教师也积极以主人翁姿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力求在专家面前展现西南科大教师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学校《自评报告》几易其稿,凝聚了广大师生、干部职工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审核评估专家正式进校阶段,全校师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专家检阅,充分展示了西南科大人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的豪迈勇气和坚强决心。评估结果有力证明,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工作得到了审核评估专家的普遍认可,认为学校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学校上下精、气、神很好,有斗志!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一定会在既有成绩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学校紧密围绕“本科教学40年”开展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为回顾4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学校特别举办了“本科教学40年成就展”,让全校师生进一步体会学校40年本科教育取得的突出成就,更加坚定了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决心。学校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组织修订完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建设11项,编写《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文件汇编》,形成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组织修订教学大纲3174门。同时,学校负责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彰显学校“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可;学校本科教学信息网站不断更新,设计了“本科生成绩”“本科生课表”等在线服务app,实现了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查询;努力推动学校美育、体育教育,组织开展“美育西科”活动,推广实施“校园跑步app软件”。

二、以国家专业标准为起点,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

自国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来,学校全面行动起来,按照新“专业国标”要求,组织完成了77个本科专业的对标分析,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生学业保障和拔尖人才辈出”的高水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继续大力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拔尖班达17个,校级创新实践班达14个,院级22个。顺利完成新增学士学位授予资格评审,专科专业、农林职教班、应用型示范专业的申报及相关培养方案制定。

学校还积极组织和推动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组织编制《西南科技大学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证申请获批并顺利完成专家进校考察;自动化、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管理等3个专业获得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申请受理,“同意受理”专业数量居省属院校首位。同时,不断推进新工科建设,丰富学校办学类型。“新工科军民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获批教育部综合改革建设;与科大讯飞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筹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专业。

深入探索本科专业分类管理与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加快军民融合类专业群和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招生培养方式,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及管理模式做好充分准备,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人才培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分类培养,进一步保持知识的统一性、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满足社会的新型发展需求。

深入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大力开展教师培养、教学研究,鼓励教师交换与交流,着力培养一大批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青年教学之星。实施教师分类考核,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评,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

三、以一流本科为建设目标,促进教学建设与教育改革

2018年,学校统筹规划本科教研教改项目,积极培育教学成果。学校获批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项。学校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共计13项。完成了学校第六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与评审,提前布局未来的成果培育与教改项目研究。积极推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打造“金课”。学校推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示范课堂”3项;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智慧教学之星2人;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组织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获批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2门,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8门;打造28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深入推进学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政府、政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荐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获批1个),组织申报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和“智慧教学试点项目”4项。新增校级实践教学基地6个,完成292个校外实践基地管理。首次发布了《本科实验室运行数据分析报告》,引导实验室规范建设和高效利用。通过榜样示范,引领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建设。2017-2018学年教师教学质量奖共评出一等奖45名,二等奖150名。评选校级教学名师8人,青年教学之星10人。每年推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继续培育引导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凝练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2日第3版报道了我校“发现和放大学生的创新潜质”的典型案例,通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沃土,积极发现有潜质的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把因为感兴趣而萌生的创新构想,转化成可落地服务社会的财富,人才培养效果获得社会普遍关注。

2018年是本科教育硕果累累的一年,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本科教育教学又跨上了新的台阶。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未来,重整行装再出发,学校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芳池 编辑)(教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