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团队优惠开放 蓉科普基地可获奖励

31.07.2014  15:58
核心提示:成都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科协于昨(30)日正式发布《成都市科普基地管理办法》,打好“全民科普”牌,我市科普基地将设立科普基地载体建设、科普基地科普活动资助两类资助方式,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蓉城科普。     《成都市科普基地管理办法》昨发布

        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的科普资源如何敞开“科普大门”,为蓉城市民共享?科普基地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各方参与,不仅“建”好更能“用”好?为加大科普基地建设和使用力度,促进科普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成都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科协于昨(30)日正式发布《成都市科普基地管理办法》,打好“全民科普”牌,我市科普基地将设立科普基地载体建设、科普基地科普活动资助两类资助方式,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蓉城科普。

        分载体、活动两类

        单项最高10万元

        据悉,成都市科普基地是指通过对在蓉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单位潜在的科普资源进行科普化改造,经命名后向社会公众开放,能够承担科技普及、宣传、培训、服务功能的科普场所。

        对市科普基地给予科技专项经费资助,将分为科普基地载体建设资助和科普基地科普活动资助两种类型。科普基地载体建设资助将对当年新申报并且符合科普基地载体建设资助条件的单位,给予10万元的载体建设经费资助,其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完善科普活动设施,丰富科普项目资源,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人员培训等,提升科普基地的科普能力。

        载体搭建是首步棋,科普基地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各方参与,不仅“建”好更能“用”好?据悉,为激励科普基地持续、深入的活动开展,我市特设科普基地科普活动资助专项,对已获得“成都市科普基地”命名,并且在开展特色科普宣传、教育等科普工作中成效显著的科普基地,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经综合评审后,通过“后补助”方式,对符合资助条件的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科普活动经费资助。

        “预约式”科普基地

        年开放不少于50天

        申请科普载体建设资助的“门槛”有哪些?据悉,为鼓励全域成都科普资源开放共享,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具有法人主体资格、愿意将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均可申报。成都市科普基地的载体,需有固定的科普展示和活动场所,科普设施能够满足向公众开放的需要,拥有科普展示馆、科普画廊、科普演示设备和模型等科普设施,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展厅和活动场所面积一般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

        科普活动资助的“门槛”则要求,申报单位已获得“成都市科普基地”命名,需拥有健全的科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队伍,以及有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且需有稳定的科普活动经费投入。在“主动开放”方面的指标,我市也作出了量化标准,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科普基地,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50天,其他采用预约方式接待公众参观体验的科普基地,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50天,接待参观团队不少于30个,或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

        此外,对于收费的科普基地,对未成年人和有组织的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预约参观团队实行免费开放或半价优惠。眼下,我市对外收费科普基地优惠点位包括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市植物园、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中国(彭州)蔬菜科技博览园、成都应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军事科普教育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优惠幅度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