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木材停伐禁令 前哨林场吹响转型号角

01.04.2014  00:04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京城林业局林场,随着伐木工颜炳军伐下最后一棵原木,4月1日起,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要全面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

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前哨林场,这个林场目前总人口786人,职工315人。面对木材停伐禁令,全场职工不但没有担忧,而是信心满满,憧憬着转型发展后的新生活。

大兴安岭地区的前哨林场场长宋秋年道出了其中缘由:“国家二期‘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场里带领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和林下经济,我们将大力开发特色养殖业、绿色食品采集业和生态旅游业,带动职工共同致富。

近年来,漠河县生态旅游迅速升温,前哨林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重庆梅江园旅游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林场共同开发5万亩野生蓝莓资源,全力打造中国野生蓝莓第一景。目前,一期工程景区大门及停车场工程已完工,今年5月初将开始二期工程建设。此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余万元,吸纳林场职工20名,实现职工人均增收15000元。

在黑龙江的漠河前哨林场,一台J-50拖拉机成为林场生态转型的标志物,高高矗立在林场办公楼前,而这个林场设置该标志物的时间在2004年,这个时间比大兴安岭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了整整10年。

黑龙江的林场前哨林场生态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又在经济转型期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收找到了支撑。这个三次被中组部表彰的基层党组织居安思危,无愧于表彰,在经济转型中始终勇立潮头。

或许有人会说,漠河富裕,漠河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坚实根基。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前哨林场抢前抓早,未雨绸缪的举措绝对不是偶然,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他们的想事做事,并且不等不靠,把“”付诸于行动。

仅以前哨林场招商的山泉水厂为例,当地的地下水富含锶,当地少有痛风病的患者,该林场场长就把这种优势资源作为招商优势项目推荐给自己的朋友,朋友又找来合伙人、销售渠道。目前,厂房维修及生产设备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预计该厂投产后,年可创产值80余万元,实现10余名职工就业,人均增收8000余元。

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大兴安岭每个县区局面临的都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一共性问题。如果多了一些“前哨”,不等、不靠、不要,真正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想事做事,才会让转型之路走得更好、更顺畅。

每一次改革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唯有在前进中不停地探索才是硬道理,世上本无路,踩的人多了,慢慢地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路。(记者韩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