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人才新一轮争夺战打响

18.12.2013  11:51
核心提示:要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强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应改变目前行业收入分配的模式,适当向期货公司倾斜。否则期货公司只能为他人作嫁衣。   要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强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应改变目前行业收入分配的模式,适当向期货公司倾斜。否则期货公司只能为他人作嫁衣。
  随着现货企业、基金对期货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期货行业原本就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更趋“白热化”。
  “我所知道的几家煤企都准备在期货市场招贤纳士,加上今年上市了多个新品种,期货公司原本就紧缺的研究人员显得尤其匮乏。”上海某期货公司研究所所长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据了解,动力煤期货上市后,不少煤企都在筹备期货投资部。“有了期货投资部,期货人才匮乏的问题却成了煤企困扰。”山西一家煤企的负责人感叹道。近日,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就连续在本报刊登招聘期货人才的相关广告。
  “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品种创新与业务创新的快速推进,期货专业人才紧缺现象将更加明显。”创元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顾仁舟认为,长期以来,期货行业人才储备不足,而新业务又急需成熟的高端人才。另外,目前不少现货企业成立了证券期货投资部,势必会“挖角”期货市场。
  长期以来,国内期货行业人才储备与供给严重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过去单一的收入模式又让很多期货公司没有实力去培养和留住人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从业人员仍偏少,而内地期货交易品种品种已增至40个,未来还会快速增加,特别是明年期权有望上市,期货资管一对多也有望开闸,整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是非常大的,期货公司急需“高精尖”人才。
  “期货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太稳定,新增的人员多数从业时间在两年左右。部分期货公司三分之二的员工都是营销人员,从结构上来看,中后台、研究、交易、产品设计人员尤其匮乏。”顾仁舟表示。
  薪酬待遇缺乏吸引力是期货行业人才匮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期货行业待遇与现货企业及其他金融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在行业内经常会听到某优秀分析师跳槽到现货企业或者其他行业的消息,很大程度上和薪酬待遇有关。”顾仁舟说。
  顾仁舟认为,要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强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改变目前行业收入分配的模式,适当向期货公司倾斜。有了稳定盈利,才有可能保障从业人员的收入不比其他行业差太远,才有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否则期货公司只能为他人作嫁衣,不断培养人才,不断被人挖走。此外,期货行业应加强内部的培养机制,提高造血能力,同培训机构、大专院校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整合资源,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